宝贝说话口吃怎么 办?可以多和宝贝说说话,多和宝贝讲讲故事

宝贝说话口吃怎么 办? 可以多和宝贝说说话,多和宝贝讲讲故事。
佛瑞绣_SOp4    2013-05-17 08:54    

满意回答

口吃就是平常所说的结巴,是正常言语说话障碍,并非生理缺陷或发音器官的疾病。患有口吃的孩子,表现为发音困难,说话时重复,面红耳赤,而且颈背肌肉及情绪紧张,说话失去流畅性,在某个字上停顿,重音和拖音,也可表现为说话中的突然停止或把一个字拖得很长。尤其是在激动时,着急得说不出话来。口吃分为短暂性口吃、良性口吃和永久性口吃。一般幼儿在学说话最倘中出现的口吃,只要父母耐心纠正,几个月就可以改过来,这称为短暂性口吃;3至6岁儿童发生的口吃,半年到六年就可以消失,这称为良性口吃;7岁以后的孩子,说话时第一个字重复,有时轻,有时重,字音拖得很长又不清楚,往往还借助面部和肢体动作来帮助说话,称为永久性口吃。 1、发生口吃主要有哪些原因呢? (1)措辞原因:在两三岁到五六岁之间,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儿童的表达和表现欲望逐渐增强。但此时由于语言机能尚未发育成熟,儿童的思维能力、词汇的掌握和组织句子的能力都在发展阶段,儿童急于表达时,造成头脑中储存大量语挤典苦言信息,但表达能力却跟不上,思考与说话的速度无法配合,从而出现较多的口吃现象。 (2)模仿感染:口吃的感染性很强,由于儿童的语言机能还不完善,很容易受到有口吃人的影响,如经常与有口吃的人接触,模仿有口吃的人的讲话,都可能会导致孩子形成口吃。 (3)突然精神刺激:如父母争吵、家庭不和、环境突变、突然强烈的惊恐刺激等,都会使孩子感到很紧张。如果父母未能及时有效的缓解孩子的紧张心理,也可能导致孩子出现口吃。 (4)父母急躁:在孩子学习说话的阶段,发音不准或咬字不清时,父母急于做过多矫正,以致于孩子一句话还没说完时,就经常打断说话,进行纠正。结果给孩子的心理上造成很大压力,一说话就会紧张,担心说错话。越怕说错话心理压力越大,精神越紧张,也就越容易说错话。当孩子的语言表达跟不上思维的速度时,就可能出现口吃。 (5)强行纠正“左撇子”:父母或老师强迫孩子纠正左撇子习惯时,也会使部分孩子产生口吃。我们知道,人们习惯于把控制说话能力的半球称为优势半球。习惯于用右手的人,优势半球在左侧;习惯于用左手的人(左撇子),优势半球在右侧。如果父母强迫左利的孩子改用右手拿筷子吃饭,使大脑在形成语言优势半球的过程中出现功能混乱,导致口吃发生。 (6)疾病影响:疾病对口吃也不无影响,特别是幼儿时期,若长期患病,可能使幼儿在病中或病后口吃起来。另外,因外伤而引起口吃的病例,如坠落、脑震荡、火伤、撞车等,也可能使幼儿在病中或病后口吃起来。2、如何预防小孩成为永久性口吃,有以下几点建议:(1)千万不要重复或模仿孩子的口吃现象,这样会在他的大脑皮层上强化口吃的兴奋点,使口吃不易纠正。(2)和孩子说话时要心平气和,耐心地聆听孩子的话语,等他把话说完后,你再提问或发表意见。(3)平时经常鼓励孩子,当他只要有一点进步,就要及时鼓励表扬,这样可使口吃现象尽快纠正过来(4)父母可在孩子高兴的时候,和他一起说儿歌,或说绕口令。俗话说“唱戏无结巴”,再严重的口吃在唱歌时都能和常人一样流利。如果孩子卡在第一字上,也可让孩子唱出头一个字。在家里可以配合音乐、舞蹈,培养孩子掌握不急、不慌、有节奏的动作,对矫正口吃很有效果。(5)尽可能引导孩子放慢说话的速度,语速不要过快。(6)教会孩子在说话时尽量放松。3、怎样纠正孩子口吃?(1)一定不要嘲笑患儿,更不能用模仿来取乐。(2)帮助孩子建立治愈口吃的信心。父母要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生活与语言环境,以减轻他对口吃的注意力。(3)耐心地多与孩子交谈,与孩子说话时语速放慢些 。如果孩子一时没有接上来,不要急于提醒,而要让他自然地往下说,使孩子貌挡沉浸在自然交谈的气氛中。切忌在孩子说话时不断打断、不断纠正、不断指责。当孩子不再有口吃时,再慢慢提高说话速度。(4)对孩子的发音进行基本训练。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发音,一个字一个字地朗读,特别是每句话的第一个字,要轻轻地慢慢地说。肌肉要放松,呼吸要均匀。(5)在发音基本训练的基础上指导孩子朗读句子,先练短句,再练读长句。训练形成从容不迫、有节奏、快慢适宜的语言习惯。

谭映红   2015-08-30 16:42
宝宝知道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为您推荐:

其他回答

口吃的矫正: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级神经活动形式。在语言的影响下可改变小儿认识的过程。孩子一出生就具有一套完整的发音器官,随着年龄增长小儿 语言发育 逐渐完善,从发音到理解,直至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要求。学说话,先说单词,后成句子。“口吃”俗称“结巴”,是一种语言障碍,说话时把一个“字”多...次重复,使一个完整句子变成停顿、不连贯、不流利了。       小儿语言发育除有正常发音器官外,后天的教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口吃”绝大多数是在幼儿时期形成的。这是因为幼儿的大脑皮层和发音器官发育不够完善,孩子开始学说话时,主要是模仿别人的说话,容易受外界影响,学口吃者说话,而形成自己不良的语言习惯。孩子由于逐渐掌握了较多的词汇,很想用语音来表达自己的思维,但发音常常不准或句法不妥,如“哥哥”发音为“多多”“ 吃饭 ”发音为“七饭”。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家长迫切要求孩子纠正发音不准的词,由于要求过高,态度严厉,使孩子讲话时紧张,出现口吃;有些儿童“口吃”与 遗传 因素有关,这些孩子讲话时,喉部肌肉高度紧张而使一时发不出声音,为了摆脱喉部紧张状态,便出现“口吃”;有些孩子性格内向,胆小怕事,害怕说话受斥责或被打断造成心理压力,使说话时出现口吃;生活环境突然改变如父母死亡或离异,受到严重惩罚也可以引起紧张的口吃。       矫正口吃首先要给孩子一个宽松、轻快的学习语言的环境,无论孩子语言表达得如何,家长都要热情倾听,亲切与孩子交流,让孩子逐渐多掌握语言、词汇,没有精神负担。对口吃小儿要教他在说话时,先深深吸口气,不要紧张,慢慢地说,不要急,必要时家长可以先说,然后要孩子模仿。当他出现口吃时,家长不要急于强迫纠正,而要让孩子放松再慢慢地重复,看家长说话的口形。家长及周围人不能对他讥笑、打骂、讽刺、羞辱。让孩子多到户外活动,与其他小朋友多接触,增加儿童之间的语言交流机会,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 “口吃”的矫正,关键在于要有良好环境,不能性急,要稳定情绪启发孩子树立矫正“口吃”的自信心。

全部展开 收起
班香旋_Bhh1    2013-05-17 08:56

宝宝正处于学说话阶段,应以一种语言教他,多种语言混杂会引起口吃,从爸爸.妈妈说话作起,比如说:桌子,你教他中文和英文,他都会了,你问他:桌子的中文怎么讲?他会想是zhuozi 还是desk就乱了,容易口吃,所以父母在教孩子说话时不要急于求成,反尔弄巧成拙.

敛芳懿_bDHO    2013-05-17 09:22

口吃是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常见的一种行为,2岁半至4岁最多。纠正口吃,先应该知道为什么会口吃,因为知道了原因,就不会太紧张了。 口吃的原因: 1、两岁的孩子思维迅速发展,说的技能赶不上思维的速度。往往孩子想用语言表达一种思想,但找不到合适的词藻,在“找合适词藻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口吃。这种口吃称之为阶段性...的口吃,随着语言能力的进步,这种口吃现象会减少,终致消失,不必担心。 2、积极的词藻表达不了他想说的内容,他要在脑子里“找”合适的词藻,因而说话不流畅。 3、情绪紧张(受到强刺激,如严厉的批评,甚至打骂),在“追问”什么事的时候,用重复的字或拖长音来调整自己语言的表达方式,需要时间,说出来的话就有断续现象,也就是一种口吃。 4、模仿、逗乐,形成了不良习惯,它不是一种病。 5、由于你不愿听到孩子讲出“结巴的话”(过去讲话是流畅的),就很注意听他讲话,纠正他的发音,反而给孩子多听“结巴的话”的机会,说“这种话”也多了。 6、两三岁的儿童语言机制还不完善,当他急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容易出现言语流畅节奏的障碍。 7、一般来说,两三岁儿童发生口吃现象与心理障碍没有直接关系,请放心,并不是有了心理障碍才口吃的。 有了口吃怎么办呢? 1、以常心对待。如果你紧张了,说话的计算所、语调会流露出来,孩子受到暗示,也会紧张,说话就更不流利了。 2、绝对不要取笑、表示厌恶、恐吓、甚至打骂。 3、有他在场时不要和别人议论他,不要模仿他的口吃,要保护他的自尊心。 4、对他讲话要放慢,每个字说清楚,同时也要求他讲得慢,不要着急。但是,当他讲话有些拖长音或者重复,你就听着,不要重复学他,等他讲完,过一会儿让他再说一遍,有了每一次的经验,第二次再讲同一句话,就会好得多。

全部展开 收起
皇丝祺_CtCO    2013-05-17 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