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支气管炎是指由于各种致病原引起的支气管黏膜炎症,由于气管常同时受累,故也称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常并发或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或为麻疹、百日咳、伤寒等急性传染病的一种表现。
一、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原因
主要为感染,病原为病毒、肺炎支原体或细菌,或为其混合感染。能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都可引起支气管炎。病毒感染中以流感、副流感病毒、腺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占多数,肺炎支原体亦不少见,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致病性细菌可引起继发感染,较常见的细菌有肺炎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A组、葡萄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有时为百日咳杆菌、沙门菌属或白喉杆菌。环境污染、空气污浊或经常接触有毒气体亦可刺激支气管黏膜引发炎症。免疫功能低下、特异性体质、营养障碍、佝偻病和支气管局部结构异常等均为本病的危险因素。
二、主要临床表现都有哪些?
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之后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开始为干咳,以后有痰。婴幼儿症状较重,常有发热、呕吐、腹痛、腹泻等。一般无全身症状。双肺呼吸音粗糙,可有不固定的散在的干啰音和粗、中湿啰音。年长儿可诉头痛及胸痛。咳嗽一般延续7~10天,有时可达2~3周,或反复发作。
婴幼儿可发生一种特殊类型的支气管炎,称为哮喘性支气管炎,泛指一组有喘息表现的婴幼儿急性支气管感染。除上述临床表现外,其特点为:①多见于3岁以下,常有湿疹或其他过敏史;②有类似哮喘的表现,如呼气性呼吸困难,肺部叩诊呈鼓音,听诊双肺满布哮鸣音及少量粗湿啰音;③部分病例复发,大多与感染有关;④近期预后大多良好,到了3~4岁发作次数减少,渐趋康复,但少数可发展成为哮喘。
三、相关检查
1.病毒感染者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计数相对增高。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可明确病原,近年来免疫荧光、免疫酶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可做出早期诊断。
2.细菌感染者白细胞计数可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在使用抗菌药物前行咽拭子培养可发现致病菌。链球菌引起者于感染2~3周后ASO滴度可增高。
3.胸部X线检查:两肺纹理增多、增粗,并可与肺炎、支气管异物、肿瘤压迫等疾病相鉴别。
四、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治疗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周围环境,经常变换体位,多饮水和补充大量维生素C等。
2.控制感染:由于病原体多为病毒,一般不采用抗旧厉哑生素。怀疑有细菌感染者则根据可能感染细菌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3.对症治疗:应使痰易于咳出,故不用镇咳剂。①化痰止咳:如复方甘草合剂、急支糖浆或氨溴索等,痰液黏稠者可用10%氯化铵,高渗盐水雾化吸人有助于排痰。应避免给予咳必清或含有阿片、可待因等成分的镇咳药物,以免抑制分泌物的排出。②止喘:对喘憋严重者,可雾化吸入全乐宁等β受体激动剂或用氨茶碱口服或静脉给药。喘息严重者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口服泼掏寸尼松3~5天。③抗过敏:使用抗过敏药物如富马酸酮替芬、马来酸氯苯吡胺(扑尔敏)、盐酸西替利嗪和地氯雷他定等可缓解支气管炎症性分泌和支气管痉挛。
五、如何预防小儿急性支气管炎
主要靠加强体格锻炼以增强抵抗力;提倡母乳喂养;防治佝偻病及营养不良;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
霍开明个人简介:
海南省农垦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擅长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危重、疑难病的诊断与治疗电梨,尤其对新生儿疾病、小儿感染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儿科疑难病的诊治上积累了丰富经验。
=====================
以上内容由国家卫计委权威医学科普项目/百科名医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