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一慢二看三玩”成了指导我践行家庭教育的理念,是不是适时提出“四什么”了呢?现在我想到的是“四野”,希望能更多地带领孩子在乡村田园中撒点儿野,接近和亲近大自然。
我来自海滨小城,离开家乡整整二十年了,我喜爱那个屋后大山、门前大海的家乡,还有生活在那里的家人。所以,直到我在北京结了婚,才算接受了这座超级大城市。又隔了3年我当上了爸爸,才算彻底适应了帝都:一个人可以说走就走,二个人可以携手闯天涯,拖儿带女的就老实呆着吧。
于是,海滨小城对于孩子们而言,就是奶奶的城市,再加上有大海,有表兄弟,有当年爸爸的童年,他们是喜欢的。他们也知道,那个城市只是短暂的停留,时间无论多长,都得回到北京自己的家中。随着奶奶岁数增大,我们一家四口也增加了去看望奶奶的次数。随着孩子们的岁数增加,他们也比以前更愿意去看望奶奶了。可是每次的欢聚后,于我都是一次内心的分离。
有了上面的铺垫,我们一家四口都都很喜欢《奶奶的红披风》这本书。
在书中,孙子从不知道的某个地方,或许作者所出生的那个马里兰州的小城吧,来到了奶奶生活的大城市----我们可以从书中的几个场景来判断,那就是纽约。小男孩被爸爸交给奶奶后,就呈现着抗拒的姿态:走路要被奶奶拖着,特别是要走下黑乎乎的地铁,孙子好想挣脱奶奶的手啊;路口要把耳朵捂住,想把城市的喇叭声、口哨声、机械声声声入耳的噪音挡在宁静的乡村耳朵外面;高大的脚手架、乱糟糟的城市涂鸦、流浪者的流浪狗,让孙子紧紧地抱着奶奶;不仅如此,城市的夜晚让房间轰轰作响、摇摇晃晃,孙子根本睡不着。
这让孙子得出一个结论:“我觉得这里不适合奶奶居住。”
这是一个刚刚来到城市的男孩的看法,其实每一个刚刚进入大城市的我们何尝不是如此的感受呢?我们如同画面中,即将步入奶奶公寓的时候,地上那孤独的影子!
这样一个孩子的判断所引发的故键悟半事,却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像纽约这样的大城市。与男孩不同,我们的孩子觉得北京尽管也“很忙、很吵”,但一点都不可怕,他们喜欢北京,并以是北京人为傲,这是他们出生并一直生活在北京的缘故吧。
特别巧的是,“经济学人智库”2015年的一项报告显示,北京再次成为中国排名第一的宜居城市,在被调查的全球140个城市中名列第69位。每次我看到这欺挡样的新闻都会觉得很奇怪,这样一个很忙、很吵还有很多像雾霾、高房价、高物价这样可怕的东西”的北京怎么成为宜居城市呢?
这也是小男孩的疑问,为了解决孙子的困境,奶奶连夜编织了一个红披风---书中把它当做是“勇敢”的一个隐喻。在这个隐喻下,奶奶其实让孩子看到了“很忙、很吵、很可怕”的另一面。而我也披上了红披风,随着祖孙俩逛了逛纽约,也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
当下,“城镇化”成了发展的引擎,还不得知经济外的各种考量是否足够,但无论如何,得让孩子们有自由选择的余地,他们既能居于野,也能隐于市,更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到处去“流浪”,不能用锅团城市文明去改变整个乡村。这个过程也是全球问题,我们从国外1942年出版的《小房子》,1973年出版的《推土机年年作响,乡村变了》,以及台湾原创的《再见小树林》等图画书中,都能看到书中传递的是乡村与城市的对立,而本书则是用儿童眼光看待其中的区别,并从“融合”的精神层面来弥合其中的差别。我猜想,这也是本书能获得凯迪克奖认可的原因之一吧。
李一慢,儿童阅读专家,新阅读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