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儿园总被同伴欺负和老师沟通后不见好转怎么办?
推荐回答
1.你这个“总”,一次?十次?经过统计了没有? 2.“欺负”是怎么界定的? 3.和老师是怎么沟通的?只是告状说有小孩欺负自己的孩子吗? 4.孩子瓣绣回来,你有没有生气地告诉他:“你这个笨-蛋,你不会打他啊!” 为什么要问这些问题,其实,每个中国的妈妈都有“被害妄想症”,他们总是怀疑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吃不饱,被克扣伙食,怀疑老师不重视自己的孩子,怀疑孩子脸上的印记是大一些的孩子欺负他造成的…… 有一句话讲得很好:“无知的爱就是伤害”。 每一个父母,在生下孩子,决定要陪她(他)长大之前,一定要搞清楚一个状况,你对孩子的爱是理性的吗? 我见过一个比较严重的妈妈,她让儿子每天上学穿同一种红色的衣服,而且要求必须让儿子在东边靠窗户的教室,开始老师不理解,后来才搞明白:原来,这位妈妈每天就站在阳台上拿着望远镜看儿子,她家的阳台正对着幼儿园东边的教室,红色的衣服一共是6套…… 其实,妈妈爱孩子的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很多妈妈就是搞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 你是真的爱孩子吗?爱孩子就应该学会和孩子相处,就要随时预备和孩子分离,因为孩子不会永远在你身边,被你保护。 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又是自我中心为主的,孩子在幼儿园又是集体生活,所以出现争抢、推搡、告状是非常正常的。孩子在游戏中抢别人的东西,或者被别的小孩打,是正常不过的事情,也许大人还耿耿于怀,小孩2分钟以后就忘得一干二净。 孩子们争吵、闹纠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教师毫无根据的强行阻止和不问青红皂白的指责、批语。教师要想避免这种急不择言、简单从事的做法,就必须努力提高自己对幼儿现象的分顿高析判断能力,以便采取适当的方法,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幼儿年龄虽小,却已有了一定的道德准则和美好情感。他们之所以发生争吵,是因为起初都认为自己有理,这说明都有了一定的是非观念。幼儿的这种是非观念虽然还比较肤浅,但是很可贵的。 争吵有利于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当然,由于幼儿词汇较缺乏,语言表达能力普遍较差,他们有时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且语言的情景性较强;他们不容易理解抽象的词语,对于那些虽然具体但表达程度不同的词语也难以区分,这种夸大事实的现象在幼儿中是常见的,多是由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差造成的。争吵,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幼儿运用语言的一种实践,只要老师给予适当引导,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是有益的。 事实上,幼儿所产生的错误,很多是悟辨键由于其生理和心理特点造成的。再者,幼儿肢体运动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发育不完善,同时注意还不健全,所以控制能力较差,而又处于具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行动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常会不假思索就行动,且行动带有很大的冲动性。这些情况的存在,都需要幼儿在与同伴争吵、闹纠纷的矛盾中经受教育和锻炼,从而学会自我控制,学会谦让。 孩子不可能总是生活在平静温和的港湾里,总有一天,他们要走向五彩斑斓的社会。今天的这种争吵、矛盾纠纷,正是他们走向集体、走向广阔的社会的必经之路。尤其是城市的孩子,更应有这种锻炼,现在城市住宅日益公寓化,人们进出都是关门闭户,普遍缺少相互往来的习惯,幼儿也就失去了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而在目前很多生活区里,又缺乏供孩子玩耍的公共场所和设施。 幼儿普遍缺乏与同伴交往的经验。孩子进了幼儿园,由于环境的变化和交往经验的缺乏,必然会产生人际冲突,应当通过这种现象细心地分析幼儿心理,了解发生争吵和纠纷的原因,正确评判幼儿的行为,注意给予适时正确的引导,帮助幼儿掌握与同伴友好相处的方法,促进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为您推荐:
其他回答
首先确定是怎样的欺负,是真正意义的欺负,还是同学间的一些无意接触;不要总听孩子的一面之词,相信老师是不会让孩子之间出现这些不正常的现象的。
孩子在幼儿园被同伴欺负是常事,这说明他不够强大,现实社会中大人也是这样,只不过做得精明一些罢了,教育孩子要自信,其实当家长的不用担心孩子被人家欺负,从另外的角度上说是好事,对孩子也是一种锻炼,一旦受欺负的时间长了,他自己会反抗的,这也是成长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