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共读已然成为家庭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除了密切亲欺挡子关系、培养阅读兴趣之外的作用也越来越显现,在此基础上绘本阅读的一些“药用功能”也能得以施展。比如我总结的六大功能中的一条:行为规范养成的引导。像是爱护牙齿的习惯和行为就可以通过绘本阅读来引导。
幼儿护牙的主要目标有俩:长好看喽;别长虫牙!特别是后者,是大人们都很头疼,孩子们都不在意的事情。除非引起了牙疼,“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这样的谚语是敌不过糖果和不良习惯对孩子们的诱惑的。牙疼科学的说法叫做龋齿,也被称为“蛀牙”,是一种牙齿被细菌破坏后,引起疼痛、影响咀嚼并可能影响全身健康的疾病。键悟半日常生活中,几乎每一位家长都会苦口婆心地一遍遍告诫孩子要爱护牙齿、要好好刷牙……效果却差强人意,乃至很多孩子不仅遭受龋齿之苦,还在长大后为牙齿的层次不齐而伤心。
其实孩子不爱刷牙有其背后原因:
有些是对刷牙有恐惧心理。孩子的吞咽反射发育没有完成,且口腔比较小,刷牙容易恶心,呕吐,这样不舒服的感受,让孩子对刷牙产生恐惧,从而抗拒刷牙!
有些则是习惯尚未养成,成人都有惰性,更何况还不算懂事的孩子呢?
还有些则是家长过于紧张导致的。一看到孩子姿势不对,刷牙不按时,就要恼火生气,这样反而让孩子对刷牙造成紧张、害怕。
所以与其说教,不如让以形象思维为认知特点的幼儿,读读图文并茂又有故事的绘本,就好像我们家的案例。我儿子刚上幼儿园时,因为要早起出门了,本来还不错的刷牙习惯渐渐给耽搁了,再想捡起来就麻烦了。于是,我请来一位小熊来帮忙---《小熊不刷牙》。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睡前由爸爸读绘本,我把这本新书夹在几本老书后读给他听,他很喜欢,聚精会神地听,然后说,“不刷牙不好,我要天天刷牙”。我们要的就是这一句,跟幼儿有时候要强调“说话算数”的概念,这也是尊重他的体现,反过来也促进幼儿的情商发展。
没过几天,儿子有时候想偷个懒,想尽各种由头不刷牙,我们就会念经:“有一个可爱的小熊因为不刷牙,牙都没有了,他可怎么吃饭啊?”他就乖乖地刷牙去了----这是利用书中的结果形象化提醒,而不是我们说的枯燥的抽象的“威胁”。
实际上他刷牙,也未必能做到每天坚持2遍。但无论如何,刷牙的习惯已经养成了。
新一代的绘本,一般不会用恐吓来教育孩子,可以主观想象,但绝对客观描述,潜移默化的去引导。《小熊不刷牙》还不那锅团么彻底,有一点点的灰色调,不过基本上还是通过第三者去描述如果没有牙就不是一只真正的熊,甚至不能吃东西。这个会让小朋友有一点点的“恐惧”,但是比起我们最常用的说辞是:不刷牙,长虫子,有牙洞,很疼的等等,要温柔许多。
最后一幅画面,儿子和我都很喜欢,因为之前,我们经常这样一起刷牙。讲了这个故事后,儿子更喜欢跟爸爸一起刷牙了。
还有一本轻松幽默的《鳄鱼怕怕牙医怕怕》也是从“吓唬”的角度出发给孩子哈哈大笑的提醒,鼓励孩子养成刷牙习惯。
这样的行为纠正之外,我们最好让孩子知晓牙齿和牙齿细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比较合适的是《张开嘴巴——牙齿学校在里头》和《牙齿大街的新鲜事》,它们是专门为孩子精心设计的牙齿保健知识科学绘本,图画生动形象,语言童趣盎然,特别符合幼儿的阅读特点,也非常适合亲子共读。这两本书运用巧妙构思,用童话讲知识,用图画说故事,把牙齿和细菌拟人成个性格鲜明的小学生和小怪物,前者把人的口腔设计成一所专门给孩子开设的、讲解牙齿知识的专科学校,后者设计成街道。亲子共读的时候,大小读者会一起进入奇特而有趣的“牙齿学校”和“牙齿大街”,轻松快乐地掌握牙齿保健科学的基本常识。
也许有的家长会担心,这么多的内容,幼小的孩子能接受吗?其实,只要表现形式适合,儿童的接受能力是惊人的。换言之,只要图书的形式与幼儿的认知特点相吻合,孩子的学习能力是与生俱来的。
在《张开嘴巴——牙齿学校在里头》为例,作者将嘴巴和牙齿变成了一所学校,牙齿们不但有自己专业的医学名称,更有属于书中角色的拟人名字,它们个性鲜明,每一颗牙齿都能让小读者在自己的课堂里、班级中找到真实的、与之相应的小伙伴。这些活泼生动的牙齿学生们在学校里度过自己充实的一天,还有丰富热闹、生机勃勃的课余花絮,活脱脱就是一出电视上流行的情景喜剧。但是与电视节目不同的是,图画书是一个实体。每一页画面都实实在在地停留在纸上,除去当页出场的“主角”之外,在画面中更有丰富细致的细节,让小朋友们在反复的阅读中不断找到新的发现。
在牙齿大街上的故事里有两个住在牙齿里的蛀虫哈克和迪克,他们没日没夜的忙碌,就是要把牙齿改造成一条大街。他们等待着美味的食物降临到牙齿大街,他们不停的在牙齿里挖洞,以便贮藏这些食物。终于有一天,牙齿警察----就是牙刷上的牙膏出动了。他们坐在牙刷身上,开始扫荡牙齿大街。他们把哈克和迪克的存货全都扫了出来,然后又用钩子来帮助清理蛀牙。通过牙齿警察的工作,总算把哈克和迪克赶到了下水道里。
低幼绘本“噼里啪啦”系列、“小熊宝宝”中也各有一本关于刷牙的书,是从行为本身出发给幼儿正面的引导。我们不要觉得有了这个基础就万事大吉,幼儿的习惯养成需要巩固,待孩子到了3岁以后,我们可以接着共读《小熊不刷牙》《牙医怕怕鳄鱼怕怕》那样的把成人的“说教”化为故事之后,孩子们会觉得刷牙很重要;再看《牙齿大街的新鲜事》《张开嘴巴——牙齿学校在里头》,孩子们会觉得更加有趣和快乐,而且更懂得爱牙护牙的原理---这也满足了孩子的探究欲。
不过,与亲子共读相对应的是,父母要坚持刷牙,教给孩子正确地刷牙方法,定期检查,真正帮助孩子拥有美丽健康的牙齿。
李一慢,儿童阅读专家,新阅读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