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推荐
相关专栏
绘本阅读
给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其实不难

《当我想睡的时候》是一本温馨的、陪孩子带着想象的翅膀飞进梦乡的图画故事书。

想一想,当孩子想睡的时候,他会有什么动作?

对,伸伸懒腰,打个大大的哈欠,慢慢地把眼睛闭起来。

想想,如果可以和猫咪一起窝在暖暖的竹篮里睡,或和小鸟儿挤在鸟巢,听鸟妈妈唱温柔的摇篮曲,或睡在池塘、树洞、山洞里,欺挡会多么不一样?

再想想更不一样的:站着睡,倒挂着睡,在山上和星星月亮一起睡?不晓得那样的梦乡,是不是更甜美?

可是,回头想想,山上太冷了,海底太深了,这些地方都比不上“自己”的床、“自己”的被子、“自己”的枕头舒服呢。而且,想了好多,好累啊,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想象力提升创造力

幼儿在三岁以后逐渐发展旺盛的锅团幻想能力,不了解幼儿发展阶段的人,误以为孩子开始学会“撒谎”,因为她抱着娃娃说“要去参加结婚典礼”;打翻牛奶,说“是大野狼不小心弄”的;小汽车被拆解,说“是大金刚踩坏的”;用黏土捏了一艘帆船,乘客竟是泰坦尼克号主角“露丝和杰克”。

温馨画面令人回味

如果你这个姿势躺累了,想换个姿势睡,小女孩还示范了蝙蝠、雪鸮、王企鹅、鲸鱼……的睡相,供你参考呢。

书中一幅幅和动物们睡得沉沉的、甜甜的画面,不论是搂着、拥着、挤着、抱着、趴着、站着,都是那么似曾相识,因为画者在最后一页来了个“圆满大会面”。所有早先曾经出现的主角,原来都是小女孩床头柜和床上的布偶!对于画者如此的安排,不禁令人会心一笑,回味不已。

本书文字不多,正好可以让小读者在享受视觉震撼之余,也让自己的想象翅膀飞高再飞高……

在《当我想睡的时候》这本书中,作者带领读者大胆想象了各种不同的睡觉感受和睡眠姿势,画面温馨逗趣,是一本引领孩子入睡的睡前好书。经过一整天几乎不停歇的活动,小宝贝们真的该睡了。但是,对于孩子们而言,睡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只有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才会让他们一夜的睡眠又香又甜,他们才可以摆脱身体和心灵的疲劳,第二天再度充满旺盛的精力和学习的企图心。

订定共同遵守的睡眠时间

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勇于和睡魔斗争的,因为外界有太多新奇有趣的事物吸引他们,睡觉对他们来说,是多么无聊的事情。所以即使已经困了,他们还是会硬撑着,非到精疲力竭不肯闭眼睛。孩子的作息时间不一定,不但大人照顾起来很辛苦,孩子自己也会因为生理系统无法协调而影响健康,所以,孩子什么时候该睡觉不可以由他自己决定,应该由家长考虑自己、孩子和家人的需要后,规定一个合理的就寝时间,而且要严格执行,才能让大家都得到适度的休息。

建立就寝仪式

另一个问题是,孩子即使躺下了,却往往不知道如何放松身心,怎样从兴奋状态安静下来进入睡眠。所以小宝宝在睡前奋力挣扎、哭闹,大一点儿的孩子则闹着要喝水、要尿尿、要抓背、要妈妈陪伴等,好久才睡着,这都是常有的事。如果希望入睡的过程能够平和、顺利一点,应该替孩子建立一套就寝仪式,就是在睡前进行一系列固定的准备活动,例如:尿尿→洗澡→换上睡衣→刷牙→喝点水→上床→听妈妈讲故事→道晚安→键悟半关灯。这些活动都是静态的,而且每天遵循一定的顺序,成了习惯以后,当第一项活动开始的时候,不用任何宣告,孩子就知道该睡觉了,随着活动一步步进行,原本亢奋的情绪得以逐渐沉淀,最后要入睡就容易多了。就寝仪式一旦建立了,孩子都会很主动地遵循它,少了哪项或次序弄错都会抗议呢!

改善入睡的习惯

一切就绪,剩下的事情就是怎么入睡了。有的孩子要拍、摇,有的要含着奶嘴或喝奶,有的要父母陪在身边,甚至还要揉妈妈的耳朵……假使你不嫌麻烦,孩子又能一觉到天亮,倒也没有什么关系,但喝奶会引起奶瓶性蛀牙,必须特别注意。假使你觉得很辛苦,或孩子常常在夜里醒来,需要你重复同样的步骤哄他入睡,那么入睡的方式就有必要改善了。因为孩子并非整夜都在熟睡,而是经历七八个睡眠周期,在周期转换之间,都会回到半睡半醒的状态,如果他习惯由你哄他入睡,那么夜里当然也需要你的帮忙,于是你只好一而再、再而三地起来泡奶、递奶嘴、拍、摇……长期下来,身心都会非常疲惫。这时候唯一的方法就是改善入睡的习惯了,原则上,不需要你的帮忙,孩子靠自己就能入睡是最理想的。大部分的孩子在床上翻来滚去一会儿就会睡着,有的习惯缩在床的一角,有的喜欢搂着一条心爱的小毯子、小毛巾,也有的会吸手指……(当然要慢慢纠正过来)。孩子养成习惯后,不但你很省事,夜里如果醒来了,孩子也不用把你叫起来,自己就可以安抚自己,你和他就都能够拥有一晚香甜的睡眠了。

如果你的宝贝还小,正要养成睡眠的习惯,你可以参考上述的原则。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不但你在照顾上可以轻松很多,也可以保证孩子拥有健康、足够的睡眠。如果孩子已经有了不良的习惯,不用灰心,只要你肯坚持,很容易就可以改善的。


李一慢,儿童阅读专家,新阅读研究所研究员。

3781 宝4岁5个月23天
返回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