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推荐
相关专栏
绘本阅读
当孩子把家里搞得乱糟糟的时候

初春的午然搁后,我的宝宝独自待在房里玩得十分投入。大半天后,我来到宝宝的游戏空间,真是大吃一惊:遥控工程车的一只轮子被踩坏了!水仙花盆被打翻,花枝零乱,清水洒了一地;那只硕大的黑猩猩布偶受了伤,两只耳朵都被小剪刀绞开了;可口的海苔居然都被贴在小兵偶身上当护甲……

“天哪!你都干了些什么?”我有点失态,大声呵斥着。

宝宝把玩具房折腾得乱七八糟后,竟然还理直气壮地冲我坏笑。很显然,宝宝此刻正十分享受着自己的恶作剧。在这样的场景中,我又能批评他什么呢?规矩、洁净、爱惜物品等概念都是我们这些成年人研发出来的“成长戒规”,自然也都是完全是“非童年”的,或者是永远该属于长大后的“经典魔咒”。

或许是发现妈妈不知所措的样子,宝宝接着宣布:“这些麻烦都是我惹的!”。啊!?我更是纳闷,原因只有一个:从前宝宝惹出麻烦后从来都不承认!而他此时怎么会变得如此坦然呢?是公然宣战?还是火上加油?

这时候,宝宝自信地引着我来到桌角,一本好象幼儿涂鸦的图画书出现在我的眼前----《大卫惹麻烦》。

这本不太厚的书真露貌佳的能教会我的宝宝自觉承担童年独有的“麻烦举动”吗?这本不太重的书真的能让我的宝宝勇于坦言自己有些出格的恶作剧、并尝试着如此轻松地面对吗?这本不太大的书真的能帮助我的宝宝寻觅生动、多变、无价的成长碎片,借此畅快地来一组童年拼图,在反复翻阅的过程中,找到一个真实的伙伴,尽情地玩味自己成长的历程吗?

是的,宝宝这些天多次翻阅这本图画书,有时会不禁大喊几声,有时又会固执地冲到阳台,拿起小花铲捣鼓一阵子,有时还会在睡前静静地与书中的小毛头对视好久。

我相信正是这么一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淘气包----大卫----陪伴我的宝宝度过了他成长过程中的确有些“刺头”的日子!难道不是吗?透过书中的大卫,我看到了身边的这个小家伙儿的影子,隐隐地,我似乎也看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

请记住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过的很多的智慧密码----“我不是故意……”给孩子更大的信任,让他们能像我的宝宝这样坦诚、轻松地面对“麻烦”。

请听懂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智慧密码----“我没想这样……”给孩子更大的空间,期待他们能像我的宝宝这样愿意自信而充分地和家长分享成长中真正的快乐意味。

然而,又有谁能像作者大卫·香农这样把一个野性未驯的、有点儿坏坏的小孩子盛典一般地推介到大众眼前呢?画面中的乱七八糟、随心所欲都在孩子的心中幻化成最最温暖的成长片段,最大限度地给孩子更多理解、更多的安抚、更多的尊重。

细细地想想,我们常常有意识地安排儿童去打开一本经典,并希望他们在读完后能够复述故事大意。一直以来,因为大家相信:这么做可以比较理想地增强儿童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叨做力。

然而,对于儿童的阅读,或许有一个重要的事实真的被大家忽视了。

如此一遍即可的“快餐速食”,并非最理想的阅读。对一个小小的阅读者而言,能够产生深刻影响的阅读,往往得从阅读的第二遍开始。因为儿童只有摆脱了对趣味情节的牵挂,才可以真正静下心来,细细地研读体味画面深处潜藏着的、具有独特品质的内涵,以及许多的语言和训斥所无法实施的“教育意义”。

我坚信:儿童类似的自我发现、自我纠正、自我成长都会奇迹一样悄然地发生在多次翻阅的过程中!儿童重复阅读的注意力也必将不再被故事情节所困缚,随着阅读的深入,儿童倍感亲切的更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之精妙。这样的阅读为法国文豪玛格丽特·杜拉斯所推崇,在她看来,这才是最享受的“单纯的阅读”。

我想,亲爱的朋友,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在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上有些微自责和不安的话,请你快快和孩子一起来翻阅这本记录着成长中最最温馨记忆的小书,相信它能熨贴孩子心灵,弥补我们在亲子教育中因太多的武断而造成的种种伤害。

好,让我们现在就果断地为成长中的孩子选择像《大卫惹麻烦》这样的经典童书吧,因为它真的不太大、不太厚、不太重。


李一慢,儿童阅读专家,新阅读研究所研究员。

5595 宝3岁7天
返回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