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推荐
相关专栏
绘本阅读
亲子共读是培养好习惯的家庭教育方式

亲子共读不仅仅是一种陪伴方式,还能锻炼孩子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乃至认识世界的思考能力。

早期的亲子阅读是有目的性的,要承认这种目的性,只是我们要让目的性更开放。

亲子阅读会提倡从孩子的兴趣出发,让阅读成为一件快乐的事,一段快乐的亲子时光。父母在陪伴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切忌功利。怎样定义“功利”呢?有目的性就是功利吗?带着教知识的目的,陪孩子读书,就是功利吗?

其实早期的亲子阅读是有目的性的,要承认这种目的性,只是我们要让目的性更开放。要多重目的,多元化。目的不只是要“教知识”,还包括通过阅读影响孩子的性格养成和行为习惯等等。只要不失掉通过亲子阅读培养孩子“阅读兴趣”这个根本,阅读有点目的性也未尝不可。

拿睡前故事来举个例子,睡前故事有两种,一种是为了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这种“睡前故事”要选孩子喜欢的书。要有仪式感,事先约定好每天的读书时间,神圣不可侵犯。读书时间要提前,至少要在孩子准备睡觉前一个小时,这样即使孩子读书读得很兴奋,也不至于影响睡觉。妈妈读书要认真,要投入,要互动,孩子最好是一边看着书,一边听妈妈读。要通过这样的阅读,让孩子充分体会到读书的乐趣。而另一种睡前故事,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爱的催射捆锅眠”功用的睡前故事。这样的睡前故事则要选择一些略显无聊的,故事情节单一的书来读。不要让孩子看书,尽量以“听故事”的形式进行。妈妈读的语气要轻柔,不用太富有感情,不断的重复,一切以不让孩子兴竞笼奋,慢慢入睡为目的。

亲子共读是可以培养孩子一生学习习惯的一种家庭教育方式。

亲子共读是可以培养孩子一生学习习惯的一种家庭教育方式,也是促进父母反向成长的重要手段,这是我认为亲子共读区别于其他陪伴方式的优势所在。父母在陪伴孩子选书、读书、分享感受、表达见解的过程中,会历又一次成长,而父母的成长也同时促进了孩子的成长。很多陪伴方式都是阶段性的,而亲子共读却是非常良性的一种可以长期进行的家庭教育方法。

亲子共读可以建立亲子间的阅读密码,可以给孩子许多意想之外的馈赠。

无论你以什么目的开始亲子共读,一段时间以后,你都会发现,在你期望的那个部分以外,阅读一定还带给了你的孩子很多意想之外的馈赠。这些无心插柳的意外收获会让你欣喜。一个更大的惊喜还会是,你和孩子之间会慢慢积累许多亲子阅读密码,小家伙随口冒出的一句语惊四座的至理名句,或许只有妈妈知道它的“出处”所在。这种默契,会让你们彼此感到温暖和亲密。

爸爸参与亲子共读事半功倍。

爸爸读书时的声音表现、大脑思维和创意表现,都是带有男性独特的生理特质的,是和妈妈完全不同的。在阅读中拓展知识的外延,引发孩子的思考,都是爸爸很擅长的。亲子阅读的确是爸爸从早期母子依恋关系中抢得一席之地的好途径。相较妈妈而言,爸爸读书的方法更灵活,不局限于书本,在孩子兴趣点转换的关键时期,爸爸适当参与到亲子共读中来,对孩子知识面的拓宽,和兴趣点的拓展都很有益处。

对于小年龄的宝宝,爸爸可以主动承担睡前故事的重任。这是因为爸爸特有的低沉、富有磁性的声音,能给孩子很强的安全感,讲稳定孩子精神的睡前故事很适合。

立即响应和发声朗读,亲子共读必备小技巧。

当孩子捧着一本书兴致勃勃地要求你讲给他听时,一定不要说:“等一下!”简单三个字,区区五分钟,很可能就错失了一段很开心的亲子时光。当你忙完手头事,想起给孩子读书时,孩子可能早已兴趣索然。立即响应是呵护孩子读书兴趣的最有效方法。

亲子共读时,父母读书声音的表现力是非常重要的。再好的图书,如果没有很到位的声音把书中的内容表达出来,也很难算作是一次成功的亲子共读。因此,在和孩子一起读书时,父母一定不要小声念经或敷衍懈怠,大声把书中的故事读出来,注意节奏和停顿,读出角色的情绪,用你的声音去最大限度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耐心陪伴孩子反复读一本书,帮助他建立阅读安全感。

2岁左右的孩子,常常会出现几天反复要求读一本书的情况。其揭搁实,这是孩子在建立阅读安全感。这对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妈妈一定要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不耐烦,也不要强行要求孩子接受新书。


李一慢,儿童阅读专家,新阅读研究所研究员。

4519 宝3岁4个月
返回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