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输液比吃药康复得更快。
分析:WHO合理用药的原则是“能口服的不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的绝不静脉注射”。静脉输液是代替或弥补经口液体摄入的不足和作为静脉用药的媒介,其效果除了快速补充体液,由输入的药物成分决定。静脉输液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虽然药效发挥得更快,但如药物有不良反应也会显现得更快、更严重;且输液本身的操作,也可能导致各种输液反应,比如滴速过快、液体温度过低或存在不溶性微粒,都可能造成血液循环系统的问题。
正确做法:家长应秉着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挂水的原则,既节约了医疗资源,宝宝也免受不必要的痛苦。
二、发热是人体抵抗疾病的生理性防御反应,能提高抵抗力,退烧药有副作用,无论烧多高,只用物理方法降温。
分析:发热是人体对感染的一种反应,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当出现略高于正常体温时(37.5℃~38.5℃),人体可表现出更好的抗感染防御机能。但是发烧会让人感觉不适,要尽可能减少不适感,且婴幼儿要防止高热惊厥。
正确做法:原则上,腋温低于38.5℃,物理降温;腋温38.5℃以上,物理降温+药物降温,降温同时勿忘补水。
三、感冒初期使用抗生素。
分析:普通感冒90%以上是病毒感染导致的,为自限性疾病,病程约需1周左右。杀病毒药物有很强的毒性,如非严重病毒感染,是不采用杀病毒治疗的;抗生肿脑今素可杀灭剩侨或抑制细菌生长,但对病毒无效。
正确做法:通常说的感冒药只有缓解和控制症状的作用,如果针对症状用药,最好选用专门针对某一症状的药(如发烧、流涕、鼻塞、咳嗽……)。
四、小宝宝容易咳成肺炎,一定要镇咳。
分析:咳嗽是人体的生理性保护机制,是自行清除呼吸道黏液的唯一办法,婴幼儿咳嗽反射能力较差,痰液不容易排出,如果给予强力止咳,会导致痰液滞留在呼吸道,将加重病情且可能引发并发症。
正确做法:轻微的咳嗽,不主张给小宝宝镇咳,建议多给宝宝拍背帮助痰咳出。
五、腹泻的孩子须禁食,母乳和奶粉都要停掉。
分析:腹泻时禁食的策略并不科学,尤其对非感染性腹泻的宝宝而柿挡言,如实行禁食,可致饥饿状态下肠蠕动增加,反而加重腹泻。
正确做法:轻度腹泻时可继续进食,特别注意补充液体,预防脱水,腹泻期间可给宝宝选择稀饭、烂面条等相对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高蛋白高脂肪及油腻食物。小婴儿,轻度腹泻可继续喝母乳或将配方奶稀释;严重腹泻时,肠道位膜上的一种消化奶制品中乳糖的“乳糖酶”会大量被破坏,造成乳糖不耐受性腹泻,将进一步加重腹泻,医生会酌情建议是否暂停配方奶粉和母乳,改用不含乳糖的“腹泻奶粉”,一般1~2周后腹泻好转可逐渐转为原有喂养方式。母乳喂养患儿也可以在母乳喂养的基础上,添加外源性乳糖酶。
六、腹泻应立即使用止泻药。
分析:止泻药只是暂时改善症状,并不能去除病根。原则上讲,止泻药一般只适用于非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实际上是人体排毒的一个过程。如果感染性腹泻立即止泄,毒素会滞留于体内,对病情好转不利,尤其是小婴儿,止泻药抑制了肠道内毒素的排出,会加重病情。
正确做法:查找病因用对药。
文章摘自《虾米妈咪育儿正典》
=====================
医生介绍:
虾米妈咪,本名余高妍,儿科医生,知名公益科普作者。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童保健硕士。先后学习工作于上海市环境与儿童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市儿童保健所。虾米妈咪是新浪微博上最受家长信赖的儿科医生妈妈之一,长期热心于公益科普,为宝宝代言心声,为父母答疑解惑。著有《虾米妈咪育儿正典》——4年科普力作,最适合中国人的育儿方法首次集结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