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你们怎么给孩子固定时间安排固定的事情吗?

女儿7岁了,现在放假在家,每天就规定了一下看书,看电视时间。除了带她出去玩的时间,其他时间都是自己安排,但她还是觉得很无聊,家长们,你们怎么给孩子固定时间安排固定的事情的?
弘成业_Lleg    2014-03-08 09:42    

满意回答

对孩子做的事需要有固定安排,有些父母认为固定安排泯灭孩子的自然天性。事实上,一个家庭如果对事情有固定安排,那么家庭的每个成员都会有更多的自由发展、发挥创造力的机会。 没有固定安排,大多数家庭都会感到杂乱无章,根本谈不上让孩子们自由发展。一旦一些例行的活动被固定下来,那么,家庭的每个成员都会享有很多自由时间。如果你把这些例行活动看做是悬崖或桥边的护栏,那么你就能明白没有这些例行职责,你就没有安全感也无法自由活动。 孩子喜欢有固定安排,而且欢迎这些例行的安排。孩子越小,他们就对那些例行安排越适应。设想一个幼稚园的孩子,他已习惯了在讲故事前吃些饼干,喝点牛奶。忽然换了个老师,打乱了这种安排,孩子就得尽力去适应这种变化。一些活动一旦被固定安排下来,那么这种安排就成了指挥官,而父母就没必要不停地发号施令了。 例行职责的安排要选择一个大家都轻松的时间,也可在家庭会议上讨论。在分配日常家务的时候,每个人都要积极参与。每次着重分配一项工作。征求大家的意见。如果他们的意见不统一,那就让他们在有限的范围内确定下来。比如,如果你的孩子说:“我根本不想做这件事。”你就可以让他们做以下这样有限的选择“你可以早饭前或晚饭前去做,或者选个别的时间。不做是不可以的。” 用图表或简笔画等直观的形式帮助大家记住这些固定安排。当安排取得大家的一致同意后,再做具体分工。最后,付诸行动。为了确保大家都履行职责,要互相监督。既严格又不失宽容。(用图表或简笔画来提醒大家,或问,“我们是怎么说定的?”不要对不按规定做事者包庇和责骂。) 我们的另一个建议足安排例行活动的时候要确定最后期限。在安排各项工作的时候,从最后期限星期日算起向前推移,估计完成一项工作需用多长时间。比如,如果你想在星期日2点钟之前打扫完房间,以使你们有时间外出,你就仔细考虑考虑都有什么工作可做,需要多长时间做完,这样,你就可以确定每个人开始工作的时间了。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日常家务活都需要大家一起动手。如果大家在一起干,而不是父母给每个孩子分配一些任务,这样,孩子能更好地合作。安排好例行家务可以有效地避免发生在睡前、早晨、饭间、做作业、购物和做家务期间的烦恼。 一些典型的例行家务: 房间清扫:每周选定一个时间大家一起清扫房间。每个家庭成员都可以选择清扫一、两个房间或做一、两件事,比如倒垃圾、吸尘或冲洗水槽。如果大家一起干,你会惊奇地发现只用很短的时间房间便可清扫完毕。 就餐安排和准备:列出各项工作的安排——一个人傲饭,一个人协助,一个人布置餐桌,一个人洗碗。在家庭会议上,每个人都要选择不同的时间去做不同的工作。烹调的把自己每餐要准备的饭菜列成菜单,根据这份菜单列出一份购物单,然后去采购各种蔬菜和调料。 商店购物:按照你们一起订下的购物单去购物。在没有去商店之前,让家庭的每个成员都从购物单中挑选出他想买的商品。来到商店蒸医,让每个人去买他们选定的商品,最后在付款台前汇合。回到家里,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在一起,收好。 早晨和睡前的杂务 洗衣:家里准备一个装脏衣服的篮子,安排每周要有一天洗衣服的时间。要教会6岁以上的孩子使医了耀用洗衣机和甩干机。让大一点儿的孩子帮助弟弟、妹妹们把洗过的衣服拿回自己的房间,收好。别去检查他们的衣橱,既使他们没把衣服叠好就放到里面,那是他们自己的选择。还是让自己歇着吧,孩子们能自己做好的事,就别为他们操心了。 刷牙:年龄较小的孩子,刷牙需要你帮他刷,那你就帮助他们。当他们长大了的时候,就要把刷牙列入每天上学前和睡前要例行的活动。如果孩子没有按照你的意愿去行事,那你就提醒他,“我想要你去刷牙。”有些家庭把睡前大家一起刷丛刺牙定为一项固定的活动。 如果你的孩子拒不刷牙,你也不要唠唠叨叨,让牙医定期为他做氟化物处理,以防虫蛀。与其和孩子对峙下去,还不如早些预防蛀牙。央求孩子去刷牙或惩罚他们都是不可取的。牙医、保健医会跟孩子们谈关于牙齿的卫生的。记住,随着孩子的长大,刷牙对孩子来说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以上只是几个简单的说明家庭常规活动安排的例子。现实地说,这些安排开始可能不会特别顺利。已经习惯了某种行为方式的孩子要他们按照新的方式去改变自己是需要时间的。要知道,拒绝变化是人的本性,但我们知道这变化对我们有好处。如果我们能了解这一点,我们就能保持耐心,坚持已做好的安排。总有一天,孩子会适应这一变化的。 一项活动,以后一旦变成了常规性的,那么它就会自动进行下去至几年。对幼小的孩子来说,一项活动越是早固定下来,他就越以为事情本该是如此。 常规活动还能帮助消除对抗情绪,使每个家庭成员都会对家庭产生归宿感、贡献感。 常规活动的长期效益是为孩子提供规律性的、充满信任的、安宁的气氛,同时还会大大提高孩子的生活能力。孩子们会学会集中精力去做该做的事。他们会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为自己的能力而骄傲,学会分工、团结和协作。

晏南霜_pi4n   2014-03-08 09:42
宝宝知道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