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
产后避免常弯腰或久站久蹲,准备一个专给孩子换尿布或洗屁屁的台子。经常使用的尿布、纸尿裤、爽身粉、护臀油及其他常用物品,都要使妈咪不用弯腰即可伸手拿到。如果台子能与婴儿床或摇篮相连,旁边放上一把与之匹配的椅子就更好不过了。清理房间地板时选用长柄工具,并且每次清理时间不要过长,尤其是产后3个月内。...
喂奶时采取正确姿势,以坐在低凳上为好,如果坐的位置较高,可把一只脚放在一个脚踏上,或身体靠在椅子上。最好在膝上放一个枕头抬高宝贝,这样还可承受重量。
生活中注意防护腰部,产后保持充分睡眠,经常更换卧床姿势,避免提过重或举过高的物体,不要过早跑步、走远路;经常活动腰部,使腰肌得以舒展。如果感到腰部不适,可按摩、热敷疼痛处或洗热水澡,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腰部不适感;平时注意腰部保暖。
妇女在怀孕后期和分娩时,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使连接骨盆的韧带松弛,这是为了容易分娩的一种自然作用。在产后,由于这种内分泌的改变尚未得到调整,骨盆还处于松弛状态,而且分娩后的腹部肌肉也变得较为松弛,因而加重腰椎的负担,成为产妇机体自身容易产生腰痛的重要原因。
患了产后腰痛,轻的可以自行调理,重的可以采用推拿、针灸、理疗和药物外敷等治疗。内服消炎镇痛药物需慎重,因为有些药物可以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从而对婴儿的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平时保持正确的姿势,站立、坐卧的姿势都应注意,同时抱小孩时也要注意不要让孩子的重量压在腰背部。同时要注意“能站,就别坐;能坐,就别躺”的原则,因为坐和卧这两个姿态对于受伤的脊椎是很难平直正确支撑的。
多数的产后腰痛,是孕期腰痛的延续。怀孕期间随胎儿的发育,腰椎前凸逐渐增加,腰后部受力大大增加造成妊娠腰痛,分娩后体形没有及时得到恢复,容易延续为产后腰痛。产后哺乳姿势的不正确和过度劳累也会导致产后腰痛。这些在医学上都属于姿势性腰痛,即不合理姿势导致的腰痛,所以产后腰痛应以矫正姿势为核心。
矫正姿势的原则和简单方法
产后腰痛患者,一般是腰部前凸明显,腰部肌肉力量不足,难以保持腰部的正确姿势,这也是康复锻炼的难点。目前医学界发明了一种简单的方法,叫姿态调衡法,即站立时把前脚垫高(脚掌下面踩个东西),让脚掌高于脚跟,就能强制重心后移,从根本上矫正骨盆前倾和腰椎前凸。道理很简单:人的姿态挺拔时,重心是在脚跟位置,反之,将重心强制后移至脚跟部位,姿势也就趋于挺拔。经常坚持,反复的联系和巩固就能达到康复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用前高后低的形体矫正鞋,在日常生活中逐渐矫正。用前高后低的形体矫正鞋,具有与倒走类似的效果,但比倒走更安全,更容易坚持。
这种形体矫正鞋在欧美和日本比较普遍,人民日报社主办《健康时报》2007年1月1日援引《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最近日本市场上出现一种脚尖高于脚跟的功能鞋,可用于室内锻炼腿肚子。穿上以后脚尖被抬起,身体重心马上后倾,为了保持平衡不得不动员腿肚子即腓肠肌的力量,使得平时活动不到的小腿后部和背部肌肉得到锻炼,尤其腰痛、膝盖痛的患者,用过以后更是好评如潮。
编辑本段食疗
山楂粥
原料:当归20克,川芎10克,红花6克,干姜6克,生山楂30克,桃仁15克,粳米100克,大枣4枚及红糖适量。
制法:先将以上前5味中药放入沙锅,加适量水,浓煎40分钟,去渣取汁,化入红糖适量备用;再将粳米、大枣、桃仁一起放入沙锅,加水用小火煨煮成稠粥;然后兑进前面的浓煎药汁,拌匀,继续煮到开锅即成。每天分早晚2次服用。
适应症:适合淤血留滞引起的产后腰痛,或腰部疼痛连带下腹、痛处固定不移的产妇。
肉桂山药栗子粥
原料:肉桂10克,干姜10克,白术20克,甘草6克,山药30克,茯苓15克,去壳栗子50克及糯米50克。
制法:先将前4味中药放入沙锅加水泡透,先煎30分钟倒出药汁,加水再煎20分钟后将药汁倒出;两次药汁合在一起放在沙锅内,再放入山药、茯苓、去壳栗子、糯米,用文火炖烂成粥。不拘时喝,晚上睡觉前趁热喝一碗效果更好。
适应症:适合寒湿痹阻的产后腰痛,或腰痛沉重,穿着保暖症状会减轻的产妇。
杜仲羊肉汤
原料:杜仲15克,肉苁蓉30克,枸杞子15克,党参20克,当归20克,生姜15克,羊肉250克。
制法:先将生姜切片,羊肉切成小块,和5味中药一起放入沙锅,加水炖至羊肉熟透后即成。喝汤吃羊肉,早晚空腹服用。
适应症:适合因肾虚血亏而引起的产后腰痛,或感觉腰膝酸软、头晕眼花的产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