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动物的后代成活率高的原因是什么?

匿名用户    2013-06-15 10:47    

为您推荐:

其他回答

熊猫是世界上极其宝贵的自然历史遗产,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其生存和保护现状,为世人所关注。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是保护大熊猫的栖息地,促进野外和饲养大熊猫的繁殖,完善和强化管理手段,采取科学的方法,为大熊猫的生存创造必需的条件,稳定进而发展大熊猫种群数量,发展和恢复大熊猫的潜在栖息地。 为此,我国...政府决心投入巨大的财力,制定了规模宏大的《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工程》,并已开始实施。它是一个从根本上解决大熊猫保护和发展的、具有综合效益的工程,主要内容有五个方面。一是完善现有的13个大熊猫保护区,因为建立保护区是保护大熊猫栖息地最有效、最得力的措施,现有的保护区总面积达5830平方公里,栖息着大约350只大熊猫,完善的目的在于使这些保护区更好地发挥保护大熊猫的功能;二是再建14个新的保护区,由于已有的大熊猫保护区面积太小,又很分散,基本上呈孤岛状分布,不能适应全面保护大熊猫的需要,新建的保护区总面积4242平方公里,其中大熊猫栖息地2479平方公里,将使几个大熊猫的主要分布区连成秦岭、岷山北部、岷山南部、邛崃山等几个相对集中的大片,有利于稳定和发展现有大熊猫种群;三是建设保护走廊带,由于现存大熊猫栖息地已被公路、村镇、农田、森工企业等切割得支离破碎,对大熊猫的正常繁殖和基因交流有着毁灭性影响,即使新建自然保护区,仍不能使保护区与保护区、保护区与栖息地、栖息地与栖息地间有效地连接起来。为此,拟在其间建设17个保护走廊带,为分离的部分大熊猫群体间互相交往,增加繁殖机会,交换遗传基因等创造条件;四是设立栖息地保护管理站,因为包括已建、新建的保护区以及保护走廊带虽然保护了6500平方公里的大熊猫栖息地,但仍有7400平方公里的大熊猫栖息地,大约占全部栖息地的53%,分散在川、陕、甘三省的32个县内,其中栖息着大约40%的野生大熊猫,但这些地区的内部结构复杂,森工企业大多,人口密度过大,建立保护区有一定的困难,而范围又过于分散,所以在这32个县内各建一个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管理站,以便对其境内的大熊猫及其栖息地进行专门管理;五是加强大熊猫饲养繁殖和生态学研究,为根本上保护好大熊猫及其栖息地提供科学依据。虽然近十几年,国内外在大熊猫的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但随着保护工作的深入,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特别是今后已经不太可能再从野外捕捉本来就很少的大熊猫来满足人工驯养繁殖和科学实验的需要,所以大熊猫的科学研究工作必须向深层发展,包括大熊猫种群生态、繁殖生理、疾病防治、科学饲养、人工繁殖个体放归野外等方面,都是作为重点的研究目标。

全部展开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6-15 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