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推荐
相关专栏
今日关注
站在孩子的角度发现周围的安全隐患

“意外伤害”是造成儿童死亡和伤残的主要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统计,全球每年约有83万幼童死于意外伤害,中国每年有1000万0~14岁儿童因意外伤害而受伤,10多万幼童因意外伤害死亡,40多万幼童因意外伤害致残……

当我们看到这些数据时,当孩子正经历某种意外伤害时,我们确实会为孩子荆棘密布的成长道路感到忧心忡忡,会担心自己是否有能力披荆斩棘让孩子茁壮成长。

大家之所以约定俗成地将某些残酷事件统称为“意外伤害”,是因为,在过去,这些事件看上去是不可预测或者不可避免的,然而,到了今天,我们知道这些伤害并不是随机的。我们有必要了解孩子们每个成长阶段中可能会发生哪些危险,然后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这些措施也许不一定能避免所有的伤害事件发生,但至少可以避免其中的很大一部分。

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审视周围的世界,确保孩子们的身心不受伤害,这是我们永远不可推卸的责任。

伤害事故的两大因素,一是孩子的年龄及天性,二是导致伤害发生的物品和环境。孩子一天天成长,常常会有出乎意料的发展,昨天还不会做的事儿,今天已经会做,你甚至想不到明天他又将新学会做哪些事儿……

孩子在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保护:

宝宝出生后的前半年,对成人的依赖程度相对较高,我们务必做到任何时候都不留他独自一人。比如,不留宝宝独自在床上、台子上,以免他因翻身导致坠落;比如,不留宝宝独自在婴儿车上,以免他因摇晃身体发生车身倾倒;比如,不留宝宝独自在悬挂的玩具、窗帘下,以免他因拉拽物品而被砸伤……

宝宝开始学习爬行和走路,能探索到的空间逐渐扩大,遇到危险的机会自然也会相对增加。而且,这阶段的宝宝并不真正明白大人的指令,记忆力发育也不成熟,他只会一再地被某些事物所吸引。对于爬行期和耀乐露学步期的宝宝蛋遮,我们务必对危险的物品和情况进行合理的控制。尽量把危险物品放到宝宝接触不到的地方;当宝宝接触到危险物品或正进行危险行为时,首先说“不可以!不行”,然后立即把危险物品转移,或者立即把宝宝转移;用其他物品或事件转移注意力,也是让宝宝离开危险物品或停止危险行为的好办法。

两三岁的宝宝都是“行动派”“模仿派”。他们的行动能力远远超过他们对危险的感知能力,他们对因果关系的理解能力却远远没有他们的模仿能力来得那样强,而且他们的自控能力、判断能力都有待提高。4岁的宝宝都是“辉露创造派”。他们笃信自己可以创造出想象中的情况,而无法考虑到更多的后果……所以,我们务必加倍小心,直到他们度过这个阶段。尽早制定一些与安全相关的规矩,向孩子解释这些规矩背后的原因,不要期待几次下来就能说服孩子,也不要期待孩子会记住所有的规矩,但是要始终如一去执行,重复解释,重复强调,要有耐心。

很多研究表明,好动、好奇的孩子更容易受到伤害,当孩子经历倔强、沮丧的时候,更容易去破坏平时一贯执行的规矩。所以,对于处在这些情况下的孩子,家长更要格外警觉。

蹲下来,试着站在孩子们的高度审视我们的环境,想象孩子屡屡尝试且不太熟练的动作,就可以发现我们周围潜在的安全隐患;静下来,试着换到孩子们的角度考虑他们的需求,想象自己与宝宝一般大时内心的渴望,就可以理解他们偶尔犯错的真实原因。当我们从身高到心理都回到“孩子”,才能真正保护好他们。

从儿子学习爬行的那天晚上开始至今,每当他入睡后,我会轻轻地走到他的游戏室,走到他可能活动到的每个房间,俯下身或蹲下来……这是我一天中最重要的时间。

76567 宝7个月11天
返回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