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春节刚过,李玲就生了个大胖闺女。抱着可爱的“兔宝宝且立”,一家人高兴得不得了。可是,小宝宝从出生不久后就开始吐奶,几乎每顿奶后都要吐上两三口奶,有时会吐在衣服,被子上都是,之后还经常哭闹,好像没吃饱,还想吃奶,于是妈妈只好再给她喂些奶,结果还是老样子,看着她可怜惜惜的眼神,真让小李揪心呀!还是去医院看看吧!可爱的“兔”宝宝怎么成了“吐”宝宝呢?该怎样喂养才能减少宝宝吐奶呢?
说起宝宝吐奶可能每个妈妈都遇到过,但是一定要分清楚是生理性吐奶,还是病理性吐奶。大多数宝宝吐奶都属于生理性吐奶,主要发生在宝宝生后4个月之前,是由于宝宝本身的生理解剖特点导致的——人的胃有两个门,一个是与食管相连叫贲门,即胃的入口,另一个是与肠道相接的叫幽门,即胃的出口。宝宝胃部的出入口处在同一高度,使胃呈水平位,贲门比较松驰,关闭不紧,易被食物冲开,而宝宝的胃容量很小,当胃内食物稍多时,就会冲开贲门而倒流回食管。幽门关闭较紧,容易受食物的刺激而发生痉挛,使出口阻力更大,食物通过缓慢或难以通过,食物则由幽门处反流到贲门处,破门而出,孩子就会吐奶。再有,婴儿吃奶的同时常常会咽入空气,空气进入体内受热膨胀,故容易将奶汁一起呕出,造成吐奶。这是婴儿期的正常现象,不必过于紧张,你只须按照下面的方法就可以有效的减少或消除宝宝吐奶的现象了。
喂奶前先将尿布换掉,尿布不要裹的太紧,以免增加腹压。
采用适宜的喂奶姿式:妈妈坐着抱宝宝喂奶,相对躺着喂奶造成宝宝吐奶的机会要少。因为怀抱里的宝宝身体倾斜,胃的下口便相应有了一定的倾斜度,吸入的奶汁由于重力作用可部分流入小肠,使胃部分腾空。躺着喂奶的宝宝稍一晃动便易造成奶汁向食管回流而吐奶。
排除鼻腔阻塞,喂奶前先看一下宝宝是否鼻腔阻塞,如果是,最好先清洁鼻腔再喂奶,避免宝宝吃奶时,嘴巴、鼻子都堵住而难受。此外,要避免宝宝过饿或大哭后喂奶。还有一点是妈妈在给宝宝喂完奶后,别急着逗宝宝玩儿或者大笑,否则也容易导致宝宝吐奶。
将奶汁充满奶嘴后再给宝宝喂奶,还有喂奶时奶瓶后部要略高于前部,使奶汁始终充满奶瓶前部,不留进空气的间隙。若宝宝吸吮奶水的速度太快,则每吸15~20口时将奶嘴移开,轻拍宝宝的背部以排除过多的空气,休息一会儿后再喝。
宝宝躺下时头部应略微抬高30~40度,身体应保持右侧卧位,这样就使胃里的奶汁能顺流而下,通过幽门直达十二指肠。
喂完奶后,抱起和放下宝宝时动作要轻,不可用力摇晃。
每次喂奶后要轻拍宝宝的后背,直到拍的他打嗝,喂奶后45度倾斜抱5~10分钟,等胃里的奶慢慢流进小肠,再平躺下。
拍背的姿势:喂完以后,就用一只手臂支撑宝宝的脊椎、脖子和头,把宝宝扶坐在大人腿上,然后用另外一只手托住他的下巴,洞凡轻拍宝宝背部或用手掌按摩孩子的后背,他就马上打出一个或者两个大嗝(另外还可以轻柔他的小囟门或轻搓他的小耳垂),这些都是促进他排出胃内空气的办法。
有的宝宝在喂奶的过程中要拍好几次背,每次都会打个小嗝,否则就会不吃奶或者吐奶,一会儿又哭了,所以这样的宝宝在喂奶时更要耐心。
如果打不出嗝,可以将孩子上身直立起来,将有利于胃中空气的排出。因此,妈妈可以将孩子竖着抱起来,或者可以给孩子垫高后背使上身保持倾斜30分钟左右。
按需喂养,一定要等宝宝饿了再喂奶,不要一哭就喂,也不要硬强迫宝宝吃奶。
按摩、抚触、洗澡等都应安排在喂奶前,以防喂奶后过多翻动引起宝宝溢奶。
掌握好喂奶的时间间隔,一般乳汁在胃内排空时间约为2~3小时,所以每隔3小时左右喂1次奶比较合理。如果喂奶过于频繁,上一餐吃进的乳汁还有部分存留在胃里,必然影响下一餐的进奶量,或是引起胃部饱胀,以致吐奶。
一旦呕吐物进入气管会导致窒息,所以刚喂完奶躺下时,最好将浴巾垫在孩子身体下面保持上身抬高。如躺着时发生吐奶,可以把孩子脸侧向一边。吐奶后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状况。此时的脸色可能会不好,但只要稍后能恢复过来就没有问题。吐奶后,在宝宝精神恢复过来,又想吃奶的时候,我们可以再给宝宝喂些奶。但每次喂奶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左右,不过喂奶次数可以增加。
“吐”宝宝们要想成为健康活泼可爱的宝宝,一定要多注意,奶不能太凉,也不要一次喂太饱;同时,也要因人而异。随着月龄的增加,宝宝胃的出口逐渐下降,使胃渐趋垂直,入口处的肌肉也日渐发达,回奶的次数相应减少,因此,在6个月以后吐奶便很少院铜悟见,1岁以后就不再发生。但是,如果宝宝吐奶是呈喷射状,吐奶量很多甚至吐出了胃液或有奶块、酸味的半消化奶液,并伴有其他症状,那就是病理性吐奶了,必须去医院检查一下了。
=====================
文章作者:王梅英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医师
审核医生:刘桂兰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
以上内容由国家卫计委权威医学科普项目/百科名医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