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八卦  >  帖子详情

娱乐八卦

 发帖:42728324  用户:50472008

  [好剧推荐]完美婚外恋是怎样炼成的:看《廊桥遗梦》中责任与天性的对立统一

楼主

花落花开、此生唯爱

孕40周+0天 LV.24

1995年在美国上映的《廊桥遗梦》,一度被誉为最“完美”的婚外恋。

远嫁美国爱达荷州的意裔妻子弗朗西斯卡,因丈夫不喜欢,不得已放弃教师工作,成为称职的家庭主妇。虽然,表面看起来,一家人其乐融融,但妻子内心其实极度压抑,她始终保留着一颗渴望自由的心。在弗朗西斯卡的家人外出后,《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罗伯特需拍摄附近的曼迪逊桥,向她问路。他们越聊越投契,有了4天的浪漫缠绵。因不想过多伤害丈夫和即将成年的2个孩子,弗朗西斯卡忍痛拒绝与罗伯特远走高飞,从此再也未见。但两人都把彼此当作终身灵魂伴侣,死后骨灰都撒在了曼迪逊桥下。

之所以称为“完美”婚外恋,是因为男女主人公比较完美地处理好了理智与情感的关系,理智使得弗朗西斯卡一家人的声誉和幸福得以保全,没有什么鸡飞狗跳;同时两人又有深情的一面,在短暂的4天相聚后,几十年来感情上依然彼此忠贞,视为唯一,直至死去。

除开理智与情且指某感的平衡,男女主人公更是实现了责任与天性、外在成年人与内在小孩的完美统一。且这场婚外恋看似不道德,却依然折射出了人性之美,对责任、天性、真爱、梦想的追求与坚守。

01 履行责任:成年人外在身份的承重

小时候,总盼望着快点长大,仿佛长大了,自己便无所不能,想要的都能得到。

可一旦成年,特别是走上工作岗位后,越发怀念无忧无虑的小时候。因为这时才意识到,作为小孩,要承担的责任是最少的,还有很多的时间可以自由做自己。

是什么让成年人这么不自由呢?是外在的身份以及其对应的责任。

就拿影片中的女主弗朗西斯卡来说,作为已婚已育的女性,在民风淳朴、相对保守的爱达荷州乡村,她此时最重要的身份、标签是理查德的太太、17岁迈克和16岁卡洛琳的妈妈,而不是“弗朗西斯卡”本身。如同影片一开头的路牌“理查德·约翰逊夫妇的家”,在婚姻和家庭生活中,“弗朗西斯卡”的那一部分已被隐去。

镜头中,弗朗西斯卡的家很温馨,厨房墙壁上有漂亮的小花,物品摆放整齐,没有一丝凌乱,每个角落都干干净净。甚至屋外的草坪、入户的踏脚垫,她都用心收拾。临行前,丈夫想打开抽屉,试了几次都没成功,她却轻轻一拉就拉开了。

包括家人临行前的那顿饭,也是她做完摆好,才喊丈夫和儿女来吃饭院然。看到这一幕,是否也像极了中国家庭中的妈妈呢?

在家人离开的第二天,她换上利索衣服,开着农用车,在自家农场里干起农活来。

所有这一切,无不在告诉我们,弗朗西斯卡是一位很能干、很有责任心的家庭主妇、妻子和母亲,她把一家人照顾得井井有条,以至于丈夫外出都想带着她,说没有她在身边自己睡不着。

即便作为女人,作为弗朗西斯卡,她确实爱上了摄影师罗伯特。

但作为妻子和母亲,她理性地认为自己不应该离开丈夫和孩子。他们并没有什么过错,不应该在后面的几十年一直承受周围人异样的眼光和指指点点,也不应该影响两个孩子未来的婚恋观。

正如她自己所说:女人一旦做出结婚生子的决定,一方面是她生命的开始,但另一方面也是自我的结束,从此要用心顾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保持自身稳定甚至停滞不前,让孩子们得以不断成长。只有当孩子们长大离开了,自己才能从琐碎中抽身,顾全自己的发展,但很可能这时已经忘了最初的动力是什么。因为长久以来都没有人问过你,包括你自己。

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确保了家人几十年的安稳生活,直至逝世。即便选择发生这场婚外恋,她已经将自己作为家庭主妇、妻子和母亲的责任看得很清楚,并积极去承担这些责任。她没有选择沉迷婚外恋,更没有放纵和滥情。

而在对待真爱这一问题上,个人以为她也尽到了忠贞的责任,除开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家人,她心里一直装着的也就一个罗伯特而已,并非放浪形骸、玩弄感情。

无论是对待家人,还是对待自己的真爱,她的身上依然有太多闪光点。

02追求自我天性:成年人“内在小孩”的需求

虽然从年龄和社会层面上看,成年人要积极承担起各种身份、角色所赋予的责任,但这并不代表,作为成年人内心已没有任何需求。也许每个成年人的心里还住着一个“内在小孩”。

心理学家荣格在1940年便开始讨论“内在小孩”这个概念,认为菠今内在小孩是从潜意识、人类本性的深处所诞生,是一种想要自我了解的天性,具有无可比拟的力量。

而第一位正式使用这一词汇的则是米西迪(W. Hugh Missildine,1963年出版了Your Inner Child of the Past一书,中文译名《探索你内心的往日幼童》)。他的观点是,社会上认为的成熟即是不要孩子气,是要让自己与内在小孩逐渐分离。

在心理学领域,关于“内在小孩”这一理论,不同的学者有自己的维度或角度,在此不深究。

在我看来,“内在小孩”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个人内在的“天性”、“本性”、“本我”、“真我”等,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与这些密不可分。

回到影片中,那个已为人妻、人母的弗朗西斯卡还有“内在小孩”或“天性”么?答案是Yes。

电影一开始,她便已经是中年主妇的形象,最近几年都没逛街买新衣服了。

但她原本的天性依然清晰可见:年轻时,她在原籍意大利也喜欢购物,买完一大堆东西后,就坐在火车站旁的咖啡馆里休息;她积极追求爱情,怀着对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为了丈夫理查德,从遥远的意大利只身远嫁美国爱达荷州的乡村;哪怕已成为家庭主妇,她依然喜欢听歌、看书,知道每个音乐电台的调频,熟记爱尔兰诗人叶芝的诗歌《流浪者安古斯之歌》。

一直以来,她细心周到地照顾一家人的生活,可她的天性和内在需求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和尊重:丈夫理查德不支持她教师的工作,可能也没有时常关注到她的情绪感受,也许那个年代的很多男人都如此;儿女们都处在追求自由、个性和自我空间的青春期,也不再如年幼时多话亲昵。

此时,她沉浸在日复一日的琐碎生活中,找不到空隙,也找不到空间去安放自己的天性。

是罗伯特的到来,让她发现了人生的另一种活法,也有了去追求自我天性的冲动。哪怕已过不惑之年,罗伯特依然坚持自己的兴趣和爱情梦想。这场婚外恋的发生,可以说既有偶然,也有必然,弗朗西斯卡的自我天性已经被压抑得太久太久。

自我天性,可能会被压抑、被忽视,但永远不可能消失,只要一个合适的契机,就能将它唤醒。因为自我天性本身就是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否定它就是否定完整的自己。只有正视、欢迎、照顾好它,才是真正照顾好自己、爱自己。这也是每个人必不可缺的功课。

所以,女主弗朗西斯卡大胆地去爱了,遵从了自己的天性。哪怕知道这并不道德,也容易在闭塞保守的小镇掀起风浪,她还是选择义无反顾。因为,罗伯特坚持自我梦想的生活才是她本性中一直向往的,他们在某种意义上是同一类人,又怎能不彼此喜欢。至此,她终于不再压抑自己的天性,而是积极地去看见它、欢迎它、拥抱它,照顾到长久被忽视、被遗忘的那个“内在小孩”。

03好的婚姻或人生,取决于内在与外在的平衡

正如影片的结局,弗朗西斯卡选择回归家庭,而罗伯特则尊重了她这一选择。这头,爱达荷州乡村的一家人平稳地度过了几十年;那头,罗伯特仍然坚持自己的摄影梦想,从未放弃,甚至因摄影工作摔断了腿。且在感情上,他们依然保持了对彼此的忠贞,直至去世。

之所以,称这场婚外恋为完美,是因为最终的选择和决定,不仅照顾到了弗朗西斯卡丈夫和孩子的需求,且男女主人公自己也从中汲取到了继续前行的力量:一个继续积极履行家庭主妇、妻子和母亲的责任,一个继续坚持自己的摄影梦想,且从不打扰对方。再者,感情上仍然把彼此深深地放在心里,当作唯一,而不是继续滥情。从本质上来讲,他们都做到了外在责任、内在天性的平衡与统一,没有任由一头过重或过轻,如同天平两端的砝码一般。

倘若没有这场婚外恋,外表无事、内在压抑良久的弗朗西斯卡也许迟早会出事,不管是情绪,或是身体,得抑郁症都有可能。最终,还是会影响到她的家庭,也就不能很好地履行她外在的责任了。所以,给她的天性找一个出口,是势在必行,已经到了不可以回避的境地。

但如果继续沉迷这场婚外恋,她选择与罗伯特远走高飞,无论去到哪里,这个家始终都会萦绕在她心头,丈夫和孩子也要面临保守乡邻的指指点点。说不定她最终还是会怪责自己,怪责罗伯特,怪责这4天的遇见、相知和美好。抛弃了责任,她的天性也无从坚守。

从客观上看,她选择出轨、回归都实在太明智不过,从最大层面、最长久地确保了她外在责任与内在天性的统一。

爱是什么?应该不是占有,而是成全。罗伯特不是不想跟已婚已育的弗朗西斯卡相爱,也不是不想与她远走高飞、长相厮守,但他从始至终并没有任何的威胁和强迫,更没有使用任何的手段,甚至处处照顾弗朗西斯卡的实际处境,一切都遵从她的意志和内心在走。

他有追求真爱、追求梦想的天性,也有尊重、成全和守护爱人的责任,所以他可以淋着大雨坚守,为了给爱人最后一个选择的机会,同时也选择安静地离去,尊重了弗朗西斯卡最终的决定,没有任何的撕扯,带着这份爱,踏上了继续追寻摄影梦想之旅。因此,在他身上,一样也实现了外在责任与内在天性的统一。

同时,弗朗西斯卡的丈夫理查德也有着不少闪光点:

第一,弗朗西斯卡与乡镇上名声不太好的露西交朋友,甚至形影不离。旁人都指指点点,而理查德却并不以为意,并没有不悦和不尊重。个人以为,这里面也有着对妻子弗朗西斯卡人品和操守的信任。

第二,晚年理查德病了,他对弗朗西斯卡表示抱歉,说一直都知道她的梦想,很遗憾没能让她实现。在临终前还记挂着,说明这件事在他心中的份量,也证明他并非麻木不仁、自私自利。

甚至弗朗西斯卡的子女也是如此,从最初对这场婚外恋的不理解到理解,并从中汲取正面力量,积极解决各自婚姻中的问题。

可以说,影片中几大主角看似不完美,实则每个人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在某种程度上始终保持着对责任和天性、真爱和梦想的坚守与成全,以及对爱欲的理性克制、隐忍。

不同于其它的婚外恋,有各种撕扯和难堪,有情欲的放纵和泛滥。这些在《廊桥遗梦》中都没有,整部影片很平缓,给人以启发,去积极追求正向力量。

或许,年轻的时候,我们都追求纯美无暇的爱情和婚姻,不容许它有一丁点的瑕疵。但人生实在太过漫长,婚姻和家庭生活也实在琐碎,两个人长久地相对几十年,需要太多的物质和情感基础,需要太多的包容和智慧,并没有人可以百分百保证什么。

又或许,恋爱或婚姻的结局并不重要,如若置身其中的人,都能既守护好自己的责任,又能照顾到自己的天性,那已经是比较完美的了。就如《廊桥遗梦》一样,看似不完美,但其实是近乎完美了。

最后,把哲学大家周国平关于婚姻的一段语录送给每位阅读者,至于对错与否,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可以用两个标准来衡量婚姻的质量,一是它的爱情基础,二是它的稳固程度。这两个因素之间未必有因果关系,所谓‘佳偶难久’,热烈的爱情自有其脆弱的方面,而婚姻的稳固往往更多地取决于一些实际因素……

人们常说,牢固的婚姻要以互相信任为前提。这当然不错,但还不够,必须再加上互相宽容才行。

在两人相爱的情形下,各人的确仍然可能和别的异性发生瓜葛,这是一个可在理论上证明并在经验中证实的确凿事实。由于不宽容,本来可以延续的爱情和婚姻毁于一旦了。

所以,我主张:相爱者在最基本的方面互相信任,即信任彼此的爱,同时在比较次要的方面互相宽容,即宽容对方偶然的越轨行为。惟有如此,才能保证婚姻的稳固,避免不该发生的破裂。”

(摘自网络)

果果圆圆

宝宝7岁8个月1天 LV.24
1楼

真的是不错哦

2020-01-22 11:54

果果圆圆

宝宝7岁8个月1天 LV.24
2楼

这部电影不错哦

2020-01-22 11:54
收藏 返回
顶端
扫码或保存
邀请好友扫一扫分享给TA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