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自出生以后,每个月都会有所变化,这也证明了宝宝在不断发育和成长,虽然说宝宝“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攒肚”是老人常用的说法,但也并非没有道理,这句话非常巧妙地利用简单的文字,概况了宝宝在出生后三个月内的表现特征,虽然并非绝对,但仍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为什么说宝宝“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攒肚”
1、一月睡
刚出生一个月内的宝宝每天主要的表现就是睡觉,这个说法一点都不夸张,一个月内的宝宝平均每天的睡觉的时间要在20小时左右,但平均睡1-2小时左右就要醒来喝一次奶,因此间隔次数比较多,其实想要让宝宝更好的发育和成长,一个好的睡眠是非常重要的,在宝宝深度睡眠时体内会分泌生长激素,帮助宝宝更快的成长。
2、二月哭
带过孩子的人会知道,出生两个月的宝宝总是爱哭,我们把哭闹大致分为两种原因:生理性哭闹和病理性哭闹。
生理性哭闹
即本能性哭闹,就是指宝宝因为困了、饿了、尿了或是受到了惊吓而表现出的哭闹反应,或者因为平时经常被家人抱在怀里,从而形成了习惯性,宝宝为了想要一直被家人抱在怀里的安全感,而做出大哭的表现,以此来表示自己的想法。
病理性哭闹
宝宝因为疼痛或身体的不适而表现出的哭闹不安,出生两个月宝宝可能患上的疾病如湿疹、绕虫感染、肠绞痛等,如遇到这种情况,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必要峡灿叹时应及时带宝宝就医。
3、三月攒肚
一些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排便的次数会很多,一天甚至4-5遍,但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这种现象可能会突然停止,有时甚至3-4天宝宝才排一次便,这时很多宝妈会很着急,担心宝宝因此胀肚、便秘,但宝宝排出的便便仍然是质软且金黄的,这就是宝宝攒肚子的一种表现。
其实相较于一月睡和三月攒肚,二月哭的宝宝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才是最为煎熬的阶段,一些崇近新手妈妈面对宝宝突如其来的哭闹先是表现得手足无措,接下来更多的是对宝宝的担心。
如何正确的安抚哭闹的宝宝
1、寻找宝宝哭闹的原因
宝宝莫名哭闹,要从生理性哭闹入手,先解决和满足宝宝的生理性需求,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纪录好宝宝哺乳的时间及间隔,更换纸尿裤的及时性,以免宝宝因为纸尿裤潮湿或留有便便而表现出哭闹的行为,同时还可能导致宝宝屁股上的皮肤受到侵害,在排除了生理性哭闹之后,再考虑宝宝的病理性哭闹,从而达到“对症解决”的效果。
2、给宝宝一个相对安全、适宜的环境
通常新生儿宝宝房间的温度为20-22℃为宜,其湿度应保持在50%左右,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可以给宝宝一种舒服的体感,降低宝宝的烦躁情绪。
而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已经习惯了比较拥挤的环境,面对突然被安排到一个宽大的空间里会不适应,平时将婴儿床紧挨着妈妈的大床,不仅可以保持空气的流通,也可以让宝宝随时感受到妈妈的存在,从而给宝宝一定的安布瓦全感。
3、正确应对宝宝病理性哭闹
三个月内的宝宝容易出现肠绞痛,这是因为婴儿的肠道内缺乏有效的益生菌和乳糖酶,使进入肠道的奶汁不易被消化,产生一些气体,不容易排出体外,最后造成肠绞痛,其出现的时间大多是在晚上的6点至半夜,十分影响大人和孩子的休息。
遇到肠绞痛我们可以采用飞机抱的方式帮助其缓解,同时在白天陪宝宝玩的时候,多给宝宝做一些腹部和背部的按摩,也可以有效帮助宝宝排气,降低患肠绞痛的概率。
宝宝“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攒肚”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这些是宝宝在成长中需要经历的过程,新手爸妈不用过多的担心,给宝宝一个舒适的环境、让其保持良好的睡眠状态、合理的喂养,宝宝会更加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