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崔昕平 太原学院教授 儿童文学博士
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的“童年中国”原创图画书系列已经叹蛇延续了好几个年头。这个书系做得不疾不徐,不追求“规模”感,也未间断对本土原创图画书创作资源的开掘,成熟一本,出版一本。继曹文轩著、祁人绘的《瞧瞧我的花指头》,张之路著、言成绘的《拐角书店》,常新港著、赵金娇绘的《我们都会错过一些事情》等作品之后,“童年中国”系列再出新作,今年7月出版了保冬妮著的两部作品《牧童》(于洪燕绘),《绣花儿》(陈波绘)。
保冬妮是在中国本土原创图画书的创作与推广方面着力最多的作家。一位作家,用十余年的心力去做一件事情,以各种思路和形式丰富本土原创图画书的创作,在突出中国味道、弘扬中国传统、营造中国美学氛围方面,在图画书的文学追求与阅读功能的拓展方面,保冬妮的成果都是可圈可点的。在我国现代概念的图画书创作发展史上,保冬妮也是不容绕过的。
“童年中国”系列图画书的创作,保冬妮紧扣了“书写中国式童年”的时代命题。两部作品,都将创作背景回溯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前那些不容忘却的战争岁月。《牧童》直接讲述了一个卷入战争的孩子,《绣花儿》则指向了看似置身战争之外,却深受影响的孩子的命运。在文图相映方面,作品表现完美。两部作品都特别注重原创图画书的文图相映问题,并采用中国绘画技法,突出中国元素,力求在图画书的整体艺术性上实现具有本土特色的突破。
《牧童》的绘画非常有韵味,水彩的晕染,色泽的浓淡,生出了许多想象的空间。水彩既可精笔勾勒也可随意点染的特点,使画面产生一种朦朦胧胧的美,定睛去看时,一个个细节在晕染的色彩背后现出了身姿。封面,一个牧童在青青草地间穿行,叠加出层次的云悬浮于画面之上,仿佛时间的河,将我们带回了那段尘封的历史。
环衬部分,一幅欢快自在的放牛场景,惬意的牛与惬意的孩子铺满了纸张。然而,页上角那个淡墨勾勒的碉堡,预示了战争的背景,一行字,“牛儿,正在山坡吃草……”,仿佛放牛娃王二小的那首歌曲在耳畔奏响。仿草纸做旧的底子上,一个抗日战争时代发生的故事来到了我们身边。
这个故事的构思极具创意,由一首老歌引入,展开歌曲背后的故事。开篇一句话,便将故事背景交代出来:“这是一九四二年的晚秋,战争让中国北方大地硝烟弥漫。”接下来,五个对页描绘放牛娃与他生活的村庄,每一页上,放牛娃的动作都活泼淘气,村民们的对话都美好温馨。
然而,“晨雾刚刚散去的山道上,走来了一群端枪的人。”鬼子进山了。勇敢的“娃子”想起八路军在石岭设狼倘悠了埋伏,便打定主意要将鬼子引进八路军的包围圈。起伏的情节在保冬妮的表述中,显得干练明了,文字运用繁简适度,在需要渲染的地方,便展开精炼的描写,在画则某面足以表现的地方,则仅简化至对话。文字的排布也非常讲究,常是与画面贴切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画面采取了多视角呈现,“娃子”带鬼子走向八路军埋伏圈一幅,完全俯视,仿佛电影镜头的俯拍,众多鬼子荷枪实弹跟着娃子,一股杀气腾腾地从纸间升起。而当鬼子逐渐走入山间、气氛日趋紧张时,画面色泽迅速加深,黑黑的山岩向画面逼来。在娃子将鬼子引入包围圈的情节处,配合情节转折点设计的一个对页,一面远景呈现娃子引着鬼子进入包围圈,另一面则以放大的特写表现娃子暗暗将牛群往灌木丛赶。在放牛娃被鬼子抓住杀害的部分,语言只做记录员,烘托渲染的任务再次让位给绘画。这个画面,殷红的水彩,点点滴滴,晕染开去,令人心碎。
《牧童》以图画书的形式,向孩子讲述了真实的战争。封尾的环衬上,仍是那片绿盈盈的山坡,但少了初时的欢快,牛儿静卧,孩子由三个变成了两个,静静地坐着,望向远方。歌词再次呼应,“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
这部作品让人联想到了英诺森提《铁丝网上的小花》,同样是表现了美好的孩子和新鲜的生命在战争中的陨落。同样使用了鲜艳的红色宣告幼小生命的终结。而《牧童》在技法上是很中国的,不用细描,而是靠水彩的晕染,浓浓淡淡的晕染,生出了一种动感,仿佛孩子的生命,正在眼前一点点消逝。
《绣花儿》同样指向了战争年代,与《牧童》选材相似,选点则不同。故事起于1937年的淞沪会战,一掀开环衬,已经是硝烟弥漫,民不聊生的战乱场面。然而,这个故事并没有介入战争,保冬妮从生活细节入手,讲述了战乱中的人生。
故事从爸爸妈妈躲避战乱逃亡到北平讲起,过新年,爸爸妈妈的愿望,是“盼着我能结结实实地活下来”。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愿望,经过画面的诠释,变得深邃。画面中,一群表情严肃的人组成的送葬的队伍正从“我”家门前经过,几个穿孝服的孩子一脸茫然地跟在后面。战争年代,活下来,就是一个奢侈的愿望。
服装店里,爸爸妈妈不愿将衣服卖给日本女人,而得知她怀孕时,还是善意地将绣着梅花的肚兜卖给了她。1945年日本从中国撤退时,日本女人竟将孩子遗弃在了他们家门口。
《绣花儿》是一个时间跨度极大的故事,短短的文字篇幅下,从1937年到抗战胜利,从抗战胜利到1950年,然后,“又过了十年”。这样的时间跨越常常也依靠了图画的助力。当善良的家人决定收留日本弃婴时,出现这样一个跨页,页面上短短的一句话,“从第二天开始,我多了一个叫花儿的妹妹”,而跨页上,则从襁褓中一点点长大的“花儿”开始,连画了五个变化的“花儿”,铺满页时,已经成了一个和“我”玩耍的小丫头。借助图画,作品踏上了飞驰的时间列车。
作品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战争年代的恩怨故事,是家国情仇,又是儿女情长。种种巨大的变故,心灵的考量,没有动用心理描写,而是在有限的文字外,借助绘画达成了如电影镜头般的直观表达。整部作品绘画的着力点,便是人物各种复杂心情的传达。有的画面做放大特写,如听到湘西会战胜利时爸爸的脸,那种生怕听错的忐忑和兴奋,借助脸部特写传递出来。
而当一家人面对日本弃婴陷入纠结时,文字隐身,交由画面讲述,一双特写的大手,温暖厚实,最终伸向了熟睡的孩子。当1960年的那封来自日本的信件引起悬念时,作家再次适时的退出,让图画承载故事,绘出信件的缘由,仅一句“这又是一个不眠的夜晚”,以“又”字与十几年前收养日本弃婴时的纠结抉择相呼应。
这是对生死攸关的战争年代里的人性良心的温暖讴歌。无论当年的收留与此时的送还,这个家庭的每一次抉择,都无比的善意。后环衬部分,樱花漫天,显得无比美好,与前面的浓烟滚滚形成强烈对比。封面,两姐妹一幅团圆热闹的情景,封底,却是一人孤独的背影。借助画面,作品与正文形成复唱:和平,是多么美好和值得珍视!百姓的善良人性、博大胸怀的是多么美好和值得珍视!人类应永远珍视和平,远离战争。
保冬妮的这两部新作,以不同的视角讲述了中国孩子不应忘却的历史,充满了中国文化的气息和触手可及的真实感。两部作品从标题、从封面,丝毫看不出严酷战争的气息,而是在努力展示生活的美好,但掀开内里,则是只有战争年代才会发生的故事。是啊,回溯历史,正是为了纪念和平的来之不易。翻开这本图画书,就像翻开了那段历史,翻开了那段历史中孩子们不一样的童年。这正是值得珍视的中国记忆。期待“童年中国”这个开放型原创绘本项目为我们奉献更多本土原创的、讲述中国故事、富有中国气韵的精品力作。
(感谢崔昕平老师的评论。)
保冬妮:儿童文学作家,绘本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