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  >  帖子详情

亲子教育

 发帖:47707678  用户:56331466

 唐纳德:有2个概念是“真我”与“假我”,你家孩子是哪一种?

楼主

两口育儿

两口育儿,爱不缺席!

文 | 齐丽娟

生活中我们都喜欢那种乖巧、懂事的孩子,但是每次看到这种孩子都有一种莫名的悲伤。因为孩子的年纪正是撒娇的年纪,但他们坚强、独立的性格与年龄是不太俗眨相称的,看似坚韧的懂事下,其实内心是很渴望被别人爱的。

英国唐纳德·温尼科特,是位客体关系的理论大师曾经给出两个相对的概念,“真我”与“假我”。

所谓的“真我”是指以自我的感觉为主,其行动是围绕着自己的真实感受而进行的,对于失败他们不会有过多的自责与质疑;而“假我”是指以别人的感受为主,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与评价,会为了迎合别人而做违背自己内心感受的事情,这样的人一般会很害怕失败。

在现实中,后一种人是占大多数的,他们很在意别人的眼光,害怕给别人添麻烦,以正能量去面对别人却以负能量消耗自己。但是这种性格是让人痛苦的,而孩子性格的形成一般是由于家长们的教育方式导致的。

我们不难看出这样的教育是不正确的,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有弊端的,好的教育方式应该是能让孩子勇敢地做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瓣毫想说的话,不违背内心的感受。但是多数家长却刻意去塑造一个“人见人爱”的孩子,压抑他们的个性发展与任性撒娇。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每个阶段都应该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但不变的应该是让他们有个性发展的空间。特别是在孩在3到6岁的时候,父母们对他们的教育要谨慎点,因为这个阶段他们如果没有取得正常的安全感,那么他们会主动停止自我个性发展,相反地会去寻求大人们所要求的发展,会去讨好大人,这实际上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

如果不及时调整的话,那他们长大后就会失去主体感,渐渐变为大人们口中的“乖小孩”。

而这是一种扭曲的个性发展,孩子的自我无法得到充足发展的时候,他们还未成熟的承受力无法保护自己。多

数孩子会陷入自我矛盾的状态,会变得很自卑而脆弱,承受不了别人的一点点打击或批评,他们对于自己会失去信悟兵唤心。这种表面很懂事,内心却很脆弱的孩子,是家长们想要的吗?

为什么有些孩子会变成这样呢?其实有两种原因,一是父母本身就属于这种人,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这种教育氛围下的孩子会变得很自卑、没有价值感,他们也会像父母一样委屈自己去做别人眼中的讨好型小孩。

二是家长们的控制欲很强,孩子在这种家庭中成长会导致他们失去自我,因为家长的强势要求不容许他们反抗,不允许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与观点,他们只能按照父母安排好的类型去成长,而最后会变成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谁的讨好型人格。

世界上没有一种完美的人,所以家长们容许孩子的所有不完美吧!让他们去变成自己喜欢的模样,不要过分地去框架他们的淘气,不要刻意地去塑造他们的乖巧,请让孩子有个性发展的空间吧!

伱在我心里

3个宝宝 LV.24
1楼

对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所以要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2019-07-12 17:16

橡果妈妈

宝宝7岁5个月8天 LV.24
2楼

感谢分享

2019-07-14 23:28
收藏 返回
顶端
扫码或保存
邀请好友扫一扫分享给TA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