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育儿  >  帖子详情

科学育儿

 发帖:44241933  用户:57298830

 孩子进入青春期,你才从零开始学习如何做父母,我想说:不算晚

楼主

百合妈妈读心理

每天为您分享实用的儿童心理学知识。

文|百合妈妈

青春期的孩子常常会说,

“我想打你!”

“我想死!”

“我不要你管!”

关于这些话,父母一定不能从表面去理解,或者简单草率地去面对,那样很容易激化矛盾,让情况变得更糟。

01、孩子有时会控制不住情绪。

“妈妈,我想打你!”一个青春期的男孩对他的妈妈说,妈妈之前说的话似乎激怒了他,他恶狠狠地瞪着妈妈,脸色极难看,然后,他紧咬下嘴唇,使劲握了握拳头,却没有抬起来。“如果打妈妈可以让你舒服的话,那么,你就打吧!但是,你一定要打得轻一点哦,不然妈妈会很痛、很难过的!”男孩听到妈妈的回答,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这位智慧妈妈三言两语就轻松地化解了一场亲子纷争。

青春期的孩子由于生理和自我意识的急剧变化,极易冲动,充满了攻击性,有时甚至会表现得非常激烈、粗暴,说一些过激的话。而这些话其实只是一种愤怒的语言,是孩子控制不住自己情绪时,未经思考的冲动表达,是没有恶意的,并不是在故意和父母做对,父母不必过度解读。

这些行为都是与孩子所处的成长阶段相适应的正常现象,孩子的内在本身充满了冲突,他需要从童年期与父母形成的关系中解脱出来,建立起与同龄人的认同,找到自己的身份,再造自己的个性。

父母只要耐得住性子、接得住孩子的愤怒,矛盾就能得到化解。

02、孩子渴望得到关注和理解。

“妈妈,我不想去学校!”清晨,醒来的孩子恳求妈妈。“不行!必须去用布截!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学习,学校是随随便便就能不去的吗?妈妈为了照顾你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做家务,你对得起妈妈吗?今天不去,永远也别去了!我去给你们老师打电话,告诉老师,你要退学……”妈妈歇斯底里地咆哮着。“让我去学校,我就去死,我的命重要还是学习重要!”孩子紧紧地揪着头发威胁妈妈。妈妈吓坏了。这是一个青春期孩子与妈妈之间的对话。

孩子说“想去死”,并不是真的想要放弃生命,这个时候,父母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是否让孩子无法接受,孩子说狠话是因为不知道如何面对激动的父母,他觉得只有自己说狠话,才能让父母停下来关注他,或者考虑一下他的感受。孩子伤害自己,只是为了获得父母的理解和关爱。许多父母听到孩子说这样的话,一下子就懵了,突然之间天旋地转、六神无主,把简单的问题演化成了激烈的矛盾。

其实,只要父母保持冷静,反思一下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是不是不妥,再想想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想办法去面对和解决,就可以让燃起的烈火熄灭。

03、孩子希望父母不要把他当小孩子看。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会发生很多变化,他成长的速度远远大于父母成长的速度,就在他的思想、心理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的时候,父母还沉浸或停留在过去的相处模式之中,这必然会引发许多亲子间的冲突。

父母不妨让孩子占点便宜,让他有更多的掌控感,比如,和孩子发生口舌之争的时候,故意少说两句话,让孩子赢。

前几天,我和孩子约好星期六去买新衣服,但是,到了星期六那天,他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去,要改在星期天。

我当然很生气,因为我是一个计划性很强的人,一周的每一天干什么都是提前规划好的,我很依赖这种掌控感带给我的安全感。

后来一想,这也不是什么原则性的大问题,没必要强迫孩子,星期天去买未尝不可,我把周六和周日的日程换一下也不会影响什么。

于哑过是,在这件事情上,我让孩子占到了便宜,所以,接下来我们的沟通相处就变得非常愉快,在许多事情上他都很顺从。

这其实就是因为,他觉得父母尊重他,不把他当小孩子看,他有更多的自主权,和父母交流他不会吃亏灿兔,所以就会比较愿意和父母沟通。

04、孩子其实很在意父母说的每一句话。

孩子嘴上说着不要父母管,但却在悄悄留心父母说的每一句话,以及父母的态度。孩子渴望独立,却又做不到完全不依赖父母,于是,孩子既默默参考父母的意见,又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其实,父母说的每一句话对孩子来说都非常重要。

当然,这并不是说父母可以在孩子面前喋喋不休、唠唠叨叨,没有一个孩子喜欢这样的父母,父母的表达还是简短有力为好。

孩子需要一个强大的,能够与他们对抗的力量,在与规则和违反规则的后果的冲突中,学习如何做出好的决定、如何管理他们的冲动,从而得到了真正的成长。

所以,父母需要做到适时放手,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尊重孩子想要形成自我的那一部分发展需求,以一种新的眼光与模式来对待孩子,看穿而不说穿,不对孩子有过多的干涉、不刺探孩子、不揭孩子的伤疤,给孩子一些独立与自由的空间,就能比较和谐地同孩子相处,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

但也要让孩子知道,父母一直都在那里,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父母仍是他们最坚强的后盾。

05、孩子需要学会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青春期的孩子看上去似乎喜怒无常,上一秒还在和父母有说有笑,下一秒就可能变脸,用力地把父母推开,或是把自己的房门锁上不出来,搞得父母莫名其妙,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情绪也跟着一落千丈或火冒三丈。

青春期注定是一段充满暴风雨的时期,孩子与父母之间会不断地产生冲突,又归于平静,然后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再起冲突。

其实,父母可以学着从这种情境中抽离,不让孩子的情绪影响到自己,或者只是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那么,就可以让孩子明白他应该为自己的情绪负责,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许多父母在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时,可能才会因为焦虑去学习育儿知识,踏上学习之路之初,内心可能会产生许多自责、挫败情绪,认为孩子的问题都是自己在他小的时候没有教育好。

这种想法是不利于彼此的,无论我们作为父母做错了什么,都是可以修复、弥补的,孩子有难以置信的适应性。父母越关心自己,爱自己,理解自己,重视自己的情感世界,就越能关心、爱惜、理解和重视孩子和他的感觉,只要父母改变了给孩子的东西,通常在一段适应期后就能看到孩子的改变,青春期的孩子也是一样。

青春期是孩子人生中最特殊的阶段,又处于升学的高压期,这一时期对于孩子和父母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父母一定要认真、科学地对待,陪伴孩子走过这段艰难的时期。

青少年励志专家乔希•西普写了一本书叫做《解码青春期》,书中列举了大量最为困扰父母的问题和案例,帮助家长破译孩子行为背后的动因,并从应用心理学的角度,家长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被称作“青春期父母必备手册”。

如果家里有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或者孩子即将进入青春期,建议读读这本书,帮助您用10天时间,搞定叛逆孩子。

如果还不能决定是否要买这套书,不妨先读读书中的文字,相信仅只是看下方这两页,您也会觉得受益匪浅、醍醐灌顶。

就让书籍陪您度过那一个个无比煎熬的日子,帮您驱散忧虑、抚平心上的伤痕,也助您另辟蹊径,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吧!

萌系小可爱

备孕中 LV.24
1楼

青春期的孩子就是情绪不稳定

2021-01-25 15:55
收藏 返回
顶端
扫码或保存
邀请好友扫一扫分享给TA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