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刚入学应注意什麽、?

匿名用户    2013-09-12 22:44    

为您推荐:

其他回答

不知道能不能帮上你,我家孩子也刚上幼小。去了因为是新生有点不适应,对于孩子本身来说跨度有些大,自然一时难以接受,这时就需要给他们一个逐渐适应的空间和时间,让他有一个过渡的过程。由于他们年龄尚小,这个适应过程需要通过游戏,而非语言来完成。

匿名用户    2013-09-15 13:31

过了暑假,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为了能顺利而快速地适应小学生活,孩子应该做好哪些衔接准备?家长又该如何帮助孩子度过这个“非常时期”呢? 小学老师告诉你 了解孩子哪里不适应 读小学,是孩子人生的一大转折,随着角色、要求和家长期望值的改变,孩子可能会产生诸多不适应。解放路第一小学的宋玲老...师表示,孩子入小学前后的一段时间内,有不适应症状属正常现象,家长不必过分紧张,关键是了解孩子在哪些地方不适应,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变化一:作息时间的变化。 在幼儿园,一般是35分钟一堂课,而小学每节课约40分钟,且课间时间和午休时间也相应变短了。孩子们玩的时间变少了,坐着不能动的时间变长了,很多孩子可能会出现上课坐不住、精神不集中等现象。 变化二:学习方式和内容的不同。 幼儿园强调在游戏中学习,以玩为主,而学校教育是带有一定强制性的,有严格的学习进度和各种考核形式,强调的是学生知识的积累和学习自理能力的养成。 变化三:人际关系的变化。 在幼儿园,孩子的生活、学习都在老师的精心照料之下,师生关系非常亲密,小朋友之间也是一种友好的玩伴关系。进入小学,老师把更多精力放在教学上,生活方面多需孩子自理完成,孩子因此很容易产生一种被漠视感和对老师的期待落差;和同学之间也引入了学习等方面的竞争,这也带给孩子一定压力。 变化四:期望水平的断层。 幼儿园时期,只要孩子快乐健康,家长一般不会对孩子的学习和能力提出实际的期望和要求。但上学前后,家长和教师都会对他们产生新的、明确的期望和施加学习压力,这也是引发孩子产生不适应的重要原因之一。 幼儿园老师告诉你 教孩子如何备战小学 幼儿园升小学准备一:生活自理 幼儿园里事事有人照顾,到了小学,孩子就要展开独立生活了,这就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铺床叠被、摆放碗筷等简单家务尽量让孩子自己完成。还要给孩子准备好水杯等用品,并教给孩子如何照顾好自己。 幼儿园升小学准备二:调整作息 从早上起床时间到路上交通时间,再到上课时间、休息时间、活动时间、作业时间、上床睡觉时间……小学的作息时间就是这样环环相扣的。为适应小学较为紧张的学习生活,一定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时间观念,还要提前调整好作息时间。在开学前两周安排孩子完全按上课时间起床、吃饭和睡觉,特别注意训练孩子的上厕所时间,为适应40分钟的课堂教学做准备。家长要提醒孩子,如果课上想上厕所,要敢于举手请示老师,千万别憋着。 幼儿园升小学准备三:学会学习 督促孩子养成正确的坐姿、握笔姿势和书写习惯;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可通过和孩子一起比赛拼图、下棋等游戏来培养;教孩子学会学习自理,一是要学会记作业,二是做到独立完成作业,家长既不帮忙也不在一旁监视。 幼儿园升小学准备四:锻炼身体 上学后,孩子面对作息时间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如果没有相应的身体素质,是无法适应这样“高节奏”的过程。很多孩子平时常常跑跑跳跳,但正规的体育运动不多,导致耐力不够。而进入小学后,孩子首先要学会的是上课40分钟内必须安静地坐好。因此,建议家长利用暑期带孩子进行游泳、晨跑、上下楼梯、跳绳等运动,并安排孩子每天做一定时间的家务。 幼儿园升小学准备五:提前熟悉校园生活 孩子上学前,可带孩子提前参观几次校园,熟悉校园环境,包括学校的操场、教室、厕所等等。然后大体给孩子描述一下校园生活,如学习科目、上课形式等,让孩子做到心中有数。如果有机会,再让孩子提前认识一下班主任,结识一两个同班的小朋友,这样孩子开学时就不会因为面对着陌生的老师和同学而产生心理压力,从而顺利融入新的班集体。 幼儿园升小学准备六:学习用品 书包、文具盒、铅笔、橡皮等,是必需的学习用品,文具不要买太卡通的,防止孩子课上分神;书包一定要足够大,小学的课本有很多是大16开,书包小了用起来很不方便。还要给孩子准备好一个专门的记作业本,并提醒孩子每天记作业。另外,别忘了教孩子学会整理书包、文具。 教育专家告诉你 远离误区让孩子顺利衔接 面对幼小衔接的关键期,有的家长比孩子还紧张,甚至让孩子提前学完小学一年级的课程;有的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让孩子背上沉重的心理压力;还有的家长则忽视了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在幼小衔接方面颇有研究的教育专家曹云昌表示,要让孩子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家长一定要避免以下误区。 AfJ. SNE 误区一:幼小衔接=知识衔接 宝宝妈:孩子上小学前要学会汉语拼音、认识100个以上的汉字,并掌握珠心算等数学知识,就能比别的孩子起步快了。 曹云昌:儿童刚入学时,确实感到轻松,自以为老师教的知识自己都学会了,就不认真听课,从而养成不专心的不良习惯。当进入学习新知识的阶段时,“储备”用完,又缺乏积极思考问题、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心理和能力,就会出现学习“没后劲”等问题。同时,如果提前学的知识和技能不够规范,如书写汉字的笔顺错误、读拼音不准等,纠正起来所花的时间比直接学要多得多。而且,幼小衔接不等于知识衔接,更重要的是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和心理的衔接。 误区二:过度给孩子施压 果果爸:上学前要给孩子打预防针,上课要认真听讲、要听老师的话,否则学习不好,以后就没前途了。 曹云昌:适当给孩子施压,可以促使孩子产生学习动力,促进学习进步。但在新学期开始时,孩子面对一个陌生环境本就有紧张感,如果家长过分灌输学习的艰难、学校生活的呆板、老师的严厉等负面因素,孩子的心理压力过大可能产生烦躁、厌学等情绪。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正面引导孩子关注学校生活美好的一面,激发和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误区三:忽略幼小衔接 浩浩爷爷:孩子上学只要给他准备好文具、书本就行,其他就没什么可操心的。 曹云昌:目前的幼儿园教育多采用西方的教育理念,重在培养孩子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发展孩子的自然天性,但这种教育的问题在于忽略了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在这样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不适应重规则和秩序的学校教育,所以有必要在心理等方面进行幼小衔接。

全部展开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9-15 13:23

多倾听他,多让他喝水,假日也把生活规律起来。

匿名用户    2013-09-15 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