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会染上鼠疫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痛、出血倾向、肺部特殊炎症等。
病因
(一)传染源:鼠疫为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在人间流行前,一般先在鼠间流行。
(二)传播途径:动物和人间鼠疫的传播主要以鼠蚤为媒介。此种“鼠→蚤→人”的传播方式是鼠疫的主要传播...方式。
我国北方没有吸血蝙蝠,大部分是夜蝠、家蝠、棕蝠等小型蝙蝠,主要以蚊虫飞蛾为食
它的粪便无毒,我们能闻到的臭味是发酵的味道
蝙蝠本身是无毒的,它也不会主动袭击人类。虽然蝙蝠可能携带狂犬病病菌,但是狗、猫等也可以是携带者,因此不要太害怕。
如果您遇到蝙蝠飞进屋里,首先戴上厚手套,以免抓住蝙蝠时被咬,然后轻轻折叠蝠翼把蝙蝠整个捏起,避免它挣扎受伤,最后把它拿出室外放飞。放飞后注意消毒手套。 如不慎被咬伤,最好及时注射狂犬疫苗,并尽早填堵缝隙防止蝙蝠再次进入。 所以蝙蝠传染鼠疫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还是需要注意及时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帮助清除。
一、什么是鼠疫,危害是什么?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通过跳蚤在老鼠间传播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俗称“黑死病”。它具有传染力强、传播快、发病争、病情严重、死亡率高等特点。
二、人类感染鼠疫的途径和临床表现
鼠疫可不依赖人而在自然界的老鼠间相互传染,并以此保持鼠疫在自然界的长期存在,人感染鼠疫的途径:
(1)在野外被染疫病鼠身上的跳蚤叮咬,或由猫狗等从野外带回来的疫蚤叮咬;
(2)直接接触或剥食鼠疫病、死鼠或其它染疫动物(如狐狸、旱獭和野兔等);
(3)肺鼠疫病人通过咳嗽,把鼠疫菌以飞沫形式散布在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后感染。
在临床上,鼠疫分为腺鼠疫、肺鼠疫、鼠疫败血症及皮肤鼠疫等。人感染鼠疫后, 一般3~5天发病,有时一天就会发前病,病人突然恶寒战栗、发烧、体温达39℃以上;同时出现头昏头痛、呼吸和脉搏加快;很快进入极度虚弱或昏迷状态,面色苍白或潮红,步态蹒跚,孕妇常常流产。腺鼠疫除呈持续性高烧外,大腿根、颈部、腋下等处有肿大明显、疼痛剧烈的肿块。肺鼠疫更重,起病急,高烧达40~41℃,随后咯血痰、气短、气喘、呼吸困难、颜面和肢体青紫。
三、预防人间鼠疫
1. 在鼠疫疫源地区的居民,要在严格个人防护(穿长筒靴、袜等)和施行预防接种的情况下,进行耕作、放牧及其他野外活动。严禁打猎,严禁剥食鼠、狐狸、旱獭、野兔等动物,禁止小孩玩鼠。
2. 发现疫情及时报告,如在外发现病死鼠或其他动物。发现症状与鼠疫相似或原因不明的高烧昏迷病人,应及时报告就近的卫生院、医院或卫生防疫站,并就地隔离治疗。
3. 对已判定为现疫“疫区”的地区,要做好预防接种,积极做好疫区处理(消毒、灭鼠、灭蚤)和家屋及周围环境的灭鼠灭蚤,并搞好环境卫生。